“炸”出一個航空夢
“當年7月28日那天,日軍轟炸二十九軍營地,轟炸機就從我們家上空飛過,投下的炸彈看得一清二楚。”顧誦芬回憶道。
顧誦芬(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由於缺乏防空知識,顧誦芬驚慌失措地跑出房間,朝院裡奔去。幸好鄰居曾在德國接受過防空訓練,急忙將他喊住,讓他回屋躲在桌子底下。
那一日的經歷,深深銘刻在顧誦芬的心頭。自此,他立下志向,投身航空事業,保衛祖國的藍天。
從設計到首飛,
僅用一年零九個月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顧誦芬帶領團隊“摸着石頭過河”,1956年在瀋陽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這個設計室,堪稱我國航空事業的“搖籃”,爲後來的飛機設計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
顧誦芬在操縱系統實驗室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年僅 26 歲的顧誦芬被任命爲“殲教-1”氣動組組長。他在大學期間僅接觸過螺旋槳飛機設計基礎課程,衆多知識領域於他而言皆是全新挑戰。其中,設計室主任徐舜壽提出的“採用兩側進氣,不可在機頭進氣”這一要求,無疑是一道難題。
顧誦芬只得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圖書館尋找資料,鑽研飛機的前沿知識。終於,1958年7月顧誦芬與設計團隊成功讓“殲教-1” 翱翔於天際。從設計到首飛,僅僅用時一年零九個月。
自己上天,攻克戰機難題
“殲-8”飛機的研製過程充滿挑戰。在試飛中,飛機出現強烈的縱向振動,顧誦芬提出在風洞中進行流態觀察,初步判明振動源頭。
顧誦芬檢查工作(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爲解決跨聲速餘振和突然側滑擡頭現象,年近半百且從未接受過飛行訓練的他,懷着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毅然決定乘坐戰鬥機緊緊跟隨“殲-8”飛行,通過望遠鏡觀察情況。
顧誦芬(左一)(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當時,兩架飛機間隔最小僅爲5米,“殲-8”機身上掛着一圈紅毛線,顧誦芬便觀察這些毛線的抖動狀況。最終,顧誦芬查清問題癥結,成功解決難題,爲“殲-8”設計定型解決了關鍵問題。
衆人眼中的“活圖書館”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對顧誦芬的博學強記深感欽佩,“他腦海中對資料的存儲,絲毫不遜色於計算機,一些期刊彷彿深深‘印記’在他的腦海裡。”
在航空工業系統內,但凡向顧誦芬請教過的科技人員,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無需前往資料室查閱資料,只需要請教顧誦芬,他便能準確說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雜誌的報告號。
顧誦芬親自制作的螺旋槳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擔任殲-8系列總設計師後,顧誦芬很快掌握了航電、環控、武器、電源電氣、儀表等專業的知識。殲-15總工程師孫聰曾說:“顧總對這些技術並非簡單瞭解,而是深入研究。”
他如那扶搖而上的鯤鵬,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在廣袤的天空中翱翔,託舉起了祖國的青雲之夢。他的故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激勵着後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瞭解更多科學家故事可參觀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我們將陸續發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相關活動內容,敬請期待,歡迎參觀!
責任編輯 | 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審覈 | 業蕾
❖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現訂購2024年
限時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