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AI、上天,構成了小鵬未來出行全景圖

增程、AI、未來出行,這三個關鍵詞就能概括今天下午的小鵬 AI 科技日。

今天下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登臺,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面向全球的 AI 汽車」,純電+增程兩條動力路線就此誕生,也就是「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

增程動力系統 430 km 純電續航,綜合 1,400 km 續航能力,橫置四缸增程器只增加 1 dB(A)的噪音,93.5% 電驅 CLTC 效率,同軸電驅體積減少 30%,這就是小鵬增程系統的關鍵數據。尤其是純電續航能力,基本達到了市面上主流增程車型的 2 倍。

在 AI 方面,小鵬的佈局則是「新」全棧自研,也就是雲端、模型、芯片、硬件全部擁有自研技術。對於智能駕駛而言,輕地圖、輕雷達、重算力就是未來趨勢,何小鵬預測,到 2030 年,車端的 AI 算力需要 10,000 TOPS。

也正因此,40 核 CPU 的小鵬自研圖靈芯片流片成功,小鵬 NGP 已經跑在了這顆芯片上。在雲端,小鵬規劃 2025 年雲端算力將達到 10 EFLOPS。

談到未來出行,針對短途出行的陸地航母飛行體已經完成適航合格證申請受理,今年 12 月就將開啓預售。面向更長途出行的飛行器也以視頻形式亮相,與汽車三電、智駕同源的飛行器距離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近。

小鵬的人形機器人 Iron 也是重要一環,身高 178 cm,體重 70 kg,具備 62 個自由度,這讓 Iron 的各種動作更像人類。而目前,Iron 已經進入小鵬廣州工廠,負責 P7+ 的部分生產工作。

和往年不同,連續 5 年在 10 月 24 日舉行的 1024 科技日,今年推遲了幾天,同時也順應潮流改名爲小鵬 AI 科技日。然而不變的,則是小鵬的 1024 精神內核,舉辦地也回到了 CEO 何小鵬的母校華南理工大學。

從 2018 年交付第一輛車,小鵬的純電路線堅持了 6 年,小鵬如何講好增程故事?以智能爲核心的小鵬,面對 AI 時代來臨,下一個十年又要怎麼走?在今天下午何小鵬接近 2 小時的演講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小鵬增程來了

開場時,何小鵬回憶:十年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只有 0.4%。而到了十年後的今天,新能源車的月度滲透率最高達到了 53%。

面對下一個十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何小鵬認爲一定是汽車和 AI 的結合。因此,小鵬如今的定位是「面向全球的 AI 汽車公司」。

其中,面向全球,意爲不侷限中國市場,而是要走向全球市場。根據統計,小鵬在丹麥高端車型中銷量第二,以色列所有新車排名第八……何小鵬說,小鵬會從歐洲開始,走向全球。

按照小鵬的規劃,2025 年小鵬將進入 60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 300 家以上的海外售後服務網點。

在 AI 汽車方面,小鵬宣佈了自己的 5C 超充電池和增程計劃,純電和增程兩條路線,共同構成「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

首先是小鵬 5C 超充 AI 電池。在快充能力上,這塊電池可以實現峰值充電功率 540 kW,或者換算成 1 秒充電超過 1 公里,12 分鐘充電就能達到 80%。同時,電池的高壓 SiC 碳化硅平臺最高電壓 821 V。

不過,發佈會現場何小鵬將 5C 快充和 iPhone 快充能力進行對比,實在是勝之不武。畢竟,一直以來 iPhone 的充電能力並不激進。

在用戶關心的電池安全和電池衰減問題上,小鵬爲這塊 5C 電池設計了更強的防護裝甲,可以抗 20 頭成年大象的壓力;採用電化學阻抗芯片,讓電池壽命提升 30%,可以用車 7 年,電池衰減不到 10%。

電驅方面,小鵬推出了新一代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有這樣幾大優勢:

節省 60% 的碳化硅的同時,增加了 10% 的輸出功率。

體積減少 30%,爲後排增加一拳乘坐空間,重量降低 7.5%。

電驅 CLTC 效率 93%。

新款車型在用上這款電驅之後,能耗理論上會更爲顯著地降低。

在充電站建設上,小鵬自營超充站已經上線運營 1,307 座,自營站總數達到 1,641 座。同時,小鵬 S5 液冷超充站已經開始建設,最高充電功率 960 kW。配合 5C 電池,可以實現每秒超過 1 公里的補能速度。明年,小鵬的 S5 液冷超充站也將在海外市場建設。

基於以上的優勢,小鵬的增程系統來了。有這樣幾個關鍵數據:

純電續航 430 km,綜合續航 1400 km。

帶有渦輪的橫置四缸增程器,現場公佈的圖片沒有佈置前電機。

增程器啓動只增加 1 dB(A)的噪音,讓人難以察覺到增程器的存在。

5C 電池和快充能力、新一代碳化硅同軸電驅全都有。

AI 動力,根據路況識別鋪裝、爬坡、泥濘等路面,智能切換增程/純電系統。

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增程動力的車型純電續航在 200 公里左右,充電能力 2C 上下,還有不亞於普通發動機的震動和噪音。小鵬的增程系統純電續航翻倍,充電能力翻了一倍不止,還能做到增程系統的靜音,技術能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根據規劃,小鵬的增程系統未來也將在全球普及。

「新」全棧自研

同樣是今天下午的開場階段,何小鵬回顧:在六、七年前,他第一次見英偉達 CEO 的時候,何小鵬完全沒想到,一個賣遊戲顯卡的公司,能做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市值超越蘋果,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這是因爲,英偉達沒有侷限於做遊戲顯卡,而是有更高的視角——AI。

小鵬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趨勢,正在將雲端、模型、芯片、硬件四個領域全部自研,這就是小鵬圖靈 AI 智駕體系(NGP),何小鵬稱之爲「新」全棧自研。

首先是雲端大模型,小鵬與 OpenAI 擁有同源的訓練框架,擁有「時間+空間」的理解能力。數據量和訓練量達到了車端的 80 倍,而在強化訓練之後,車端大模型的上限將會大幅提升。到了明年,小鵬已經規劃 10 EFLOPS 雲端算力進行訓練。

何小鵬在現場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規則時代,模型訓練像是閉門造車,自己學習;本地小模型時代,則像是有老師教授課程;而在雲端大模型時代,則是有互聯網、老師等共同授課。最終效果上,一定是採用雲端大模型的更好。

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三個月內,小鵬的車端大模型讓體驗提升了 4 倍。

到 2025 年,目標是實現百公里接管一次。現場 PPT 中有一行英文小字非常醒目,小鵬將以 L2 的硬件,實現 L3+ 的用戶體驗。

到 2026 年,在今年已經實現的輕地圖、輕雷達的基礎上,小鵬加入了更重要的指標——重算力。屆時,小鵬將實現部分場景的無人駕駛,解決 99% 的極端問題。

何小鵬預測,2030 年的汽車大概需要 10,000 TOPS 的算力。如今,一輛汽車上最貴的芯片成本要 1,000 美元,造一輛汽車需要 5,500 顆芯片。

這樣的成本壓力是所有汽車廠商需要面對的,小鵬的方案是自研專用芯片。

何小鵬說,任何一家做芯片的公司,其實都是爲很多個行業做芯片,很少爲某一個方向做定製芯片,因此大量的通用算力被浪費了。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小鵬自研了圖靈芯片。

現場,我們也看到了這顆芯片的真身,它的封裝尺寸真的不小,相比一塊 Apple Watch Ultra 還要更大。

小鵬圖靈芯片擁有 40 個 CPU 核心,可以最高運行 300 億參數量,2 個 NPU 單元,2 個獨立 ISP。

圖靈芯片的進展也是令人欣喜的,今年 10 月,小鵬圖靈 AI 芯片已跑通最新版本的智駕功能,僅用 40 天就完成了 2,791 項功能驗證,60 天時間完成 NGP 驗證上車。這顆芯片的應用場景也並不侷限於汽車,小鵬的飛行汽車、AI 機器人同樣會用到這顆芯片,並且算法同源。

何小鵬並沒有公佈這顆芯片具體的算力數據,他說專用芯片的算力數據並不好和通用芯片的算力進行類比。但他說,一顆圖靈 AI 芯片的有效 AI 算力可以達到三顆英偉達 Orin X 或者兩顆特斯拉 FSD 芯片的水平,而這一顆芯片未來可以同時驅動智駕和座艙的大模型。

此外,小鵬的滄海底座也在此次科技日亮相。這是一個面向 L4 場景設計的 AI 汽車神經系統。它架構的底層是中間計算 SoC 和 AI SoC,通過共享內存以及統一中間件 X-Band,最終實現 AI 的應用。

基於滄海底座,總通訊帶寬可以提升 33 倍、攝像頭出圖能力提升 12 倍,哨兵模式下的能耗減少 72%。

參數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療效」,這方面重磅落地的車型就是小鵬 P7+,這款車即將在明天下午上市。

隨着 P7+ 的上市,小鵬針對老車主推出了硬件升級的衆籌計劃,其中:

單 Orin 車型升級到雙 Orin 芯片,支持城市 NGP、AI 代駕等功能,智駕能力相對 Max 車型會差一點,但基本相同。

配備 820A 座艙芯片的車型升級到 8295,車機流暢度提升

以上兩個硬件升級都需要用戶付費,從 11 月 11 日至 12 月 12 日,小鵬會啓動芯片煥新計劃的衆籌。

除了量產的 L2,小鵬也正在推進 L4 自動駕駛的落地。首先在硬件上,小鵬將爲 L4 自動駕駛車配備線控轉向,這也就意味着,方向盤可以在不用的時候拆下或者收起來。

在車型佈局上,則有一個 Ultra 車型正在研發中,這款車具備最大 3,000 TOPS 的算力,同時具備 L4 自動駕駛的能力。

在智能座艙的未來規劃中,AI 依然是最核心的內容。

在硬件上,小鵬天璣 AIOS 採用兩顆芯片,實現 AI 算力 20 倍的提升,在不遠的將來,百億參數大模型將會上車,將自研的「GPT-4o」的能力放進座艙。何小鵬說,百億參數量級的大模型上車有三大優勢,一方面,交互速度夠快,另一方面,保護隱私,此外,還會降低網絡使用成本。

未來十年的出行

小鵬 AI 科技日開場時,何小鵬還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下一個 100 年內,人類一定會走出地球。」

小鵬產品層面的規劃並沒有那麼遙遠,而是瞄準了未來 10 年能夠落地的產品:飛行汽車和人形機器人。

此前已經亮相多次的小鵬「陸地航母」飛行體目前已經完成適航合格證申請受理。在下週的珠海航展上,這一飛行體將全球公開首飛,到今年 12 月正式啓動預售。

可是,開飛機哪有那麼簡單?何小鵬說,飛行體採用單杆駕駛模塊,只要會開汽車,在 5 分鐘之內就能完成上手,3 個小時之內就能出師。

何小鵬說:「我期待,不久的將來我也上去飛。第一次飛,你可能會怕,一旦適應,你會體會到不一樣的飛行快感。」

也正因爲操作簡單,這一飛行體的飛行姿態也簡化了很多,何小鵬說,比如就不能斜着飛。這也是保證了飛行安全。

同時,何小鵬也要求小鵬匯天高管團隊在交付之前累計飛行里程必須超過 5,000 公里,大概是 200 - 300 次。

根據規劃,到了 2026 年,「陸地航母」的飛行體有望實現一鍵報備就能起飛。

跨城市長途飛行也在小鵬的規劃中。小鵬匯天高航速長航程飛行器同時亮相,這架飛機可以垂直起降,具備固定翼。同時,也採用鯤鵬動力同源,實現 360 km/h 以上的航速和 500 km 以上的續航能力。

談到人形機器人,何小鵬說,做 AI 機器人比做 AI 汽車更難,早期造車的時候,業內認爲 100 億就夠了,結果不夠。而到了今天,沒有 500 億投入,根本做不好 AI 機器人。

今天,小鵬最新一代 AI 機器人 Iron 亮相。目前,小鵬 Iron 已經在廣州工廠初步實踐,小鵬 P7+ 生產中的部分崗位已經是機器人在操作。

何小鵬還將自己在工廠裡擰螺絲的照片和機器人擰螺絲的照片放在了一起,調侃道:「機器人擰螺絲可能比我更好。」

根據規劃,小鵬明年三季度將開放工廠參觀,之後會讓 Iron 進入更多工廠崗位,還規劃進入門店。

不過遺憾的是,今天小鵬 AI 科技日的現場,我們只看到了陸地航母和飛行體,更長航程的飛機,以及機器人 Iron 都沒有亮相,只有視頻和圖片。

作爲一年一度的小鵬技術前瞻大會,今年的小鵬 AI 科技日在 AI 汽車、AI 機器人及飛行汽車等各個領域秀出了肌肉。也正是小鵬在 AI 領域更爲深度的佈局,讓這家汽車領域的新勢力能夠以智能汽車爲主業,同時探索基於 AI 的更廣闊天地,恰好形成了小鵬在這個 AI 時代最大的優勢之一。

在產品路線上,小鵬和特斯拉總是「不謀而合」。馬斯克有人形機器人 Optimus,何小鵬有 Iron;馬斯克亮相無人出租車 CyberCab,何小鵬的 Robotaxi 箭指 2026。如果說稍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馬斯克暫時還沒佈局飛行汽車。這樣來看,何小鵬或許堅信「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這句名言。

2022 年開始,AI 大模型的應用改變着整個科技行業,無論是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還是飛行汽車,我們距離這些前沿技術的又近了一步。小鵬作爲 AI 領域最前沿的玩家,今天所展示的技術成果和前瞻研究,也正引領着基於 AI 技術的產品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