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為自己活一次!」退休老師登百嶽、當志工、日本遊學:趁還有體力

圖/林麗君提供

7年前,林麗君揹起簡單的行囊,隨着山友夥伴,暫時遠離家庭照顧者身心失衡的邊緣,一舉攻下玉山主峰。在山嶽羣嶺間,自己得以喘息,同時也汲取大自然的養分能量,注入行將枯萎的靈魂。

從混亂到跨越,登山學習轉念

退休老師林麗君,2014年離開教職後一年,就得面臨到罹癌的母親、需要開刀的先生,以及因升學壓力導致失眠而無法上學的女兒。

「生命中3個最重要的人都出了狀況,我相當崩潰……」談起那年的回憶,林麗君坦言,當時家人功能角色被迫重組,我只能在混亂中去理出一條出路。尤其在照顧母親的2年多,時間與體力都是一場耐力與煎熬。

談及家庭照顧者的心理調適,林麗君點出一個關鍵:「在陪伴家人的過程當中,出去透透氣是需要的。」在母親的治療穩定期間,林麗君跟着國家公園的導覽夥伴,一起登上雪山、大霸尖山、玉山,在療愈疲憊的心之餘,也看見人生不一樣的風景,轉念面對生命的困境。

2017年趁着母親化療的空檔,跟着夥伴成功攻上玉山主峰。 圖/林麗君提供

貢獻當山林志工,轉變心境找回自我價值

林麗君在學校長期擔任級任,但從小就對植物、鳥類充滿興趣,因此退休前幾年,索性就近到社區大學參加賞鳥、植物與地質等課程。後來的她,也順利成爲一名導覽解說員,爲所有來陽明山的遊客與外籍旅客解說這裡的生態環境。

也因此,林麗君交了許多有相同興趣的夥伴,而這些人也幫助她從負面泥淖中抽身而出。「好朋友跟存款一樣,不僅是退休時的重要準備,也是在特殊狀況下,支持我們的情緒、不斷向前走的力量。」

儘管母親不敵病魔逝世,林麗君頓然有個體悟,「人生很多事情是無法去等待的。」因此,迄今不斷準備着攀登百嶽計劃、參與玉山國家公園環教小組,甚至學日文、定期到京都Long Stay兩個月。

林麗君長期在國家公園擔任解說義工。 圖/林麗君提供

林麗君擔任玉山國家公園生態講座講師,與民衆分享塔塔加常見植物。 圖/林麗君提供

55歲開始學日文,漫活遊學

談起學日文契機,是在2018年一次的九州旅遊,林麗君逛到一處鄉里間的小鎮市集,買了醃蘿蔔跟手作小菜。老闆是一位老奶奶,比手畫腳地間雜日語試圖跟她示好,但不諳日語的林麗君只能用Taiwan迴應。

臨走前,眼前又迎來一位大叔要拿出聖誕紅要送給她,感受到當地人情味滿滿的林麗君,驚訝與感動的當下卻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謝意。「我在想,可能他們要表達的是對臺灣人的感謝吧!因爲311大地震時,臺灣人涌入大量善款協助他們重建災區……臺日間的友誼一直都保持很好!」

經過那次無法隨心所欲地表達情感,林麗君決定開始學日文,至今已經4年。爲了強化語言與文化的結合運用,甚至一個人隻身前往京都Long Stay。「漫步在京都的風景和藝術氛圍中,永遠有你不知道的事,也永遠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

林麗君在京都Long Stay期間,欣賞「都踊」春之舞蹈大會。 圖/林麗君提供

接受老化現實,但不等於屈服或放棄

面對即將跨入60歲大關的林麗君,談起老,「身體會很誠實地告訴我說『我老了』,例如,睡眠開始不穩定、體能變差了、記憶力變弱……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會告訴我自己,只要不間斷學習就好,標準一定要降低,學會放過自己吧!」

林麗君補充,女兒就讀高中時,爲了參與女兒儀隊表演的拍攝工作,努力學習使用單眼相機,捕捉女孩們的專注神情。「那也是在照顧媽媽之餘,陪伴孩子成長的美好記憶。」

女兒加入學校儀隊,爲捕捉耍槍英姿,林麗君買了單眼相機自學攝影。 圖/林麗君提供

異地遊牧享老,樂當老青春的揹包客

從登百嶽、擔任國家公園解說員、學單眼相機,到定期旅居日本學語言跟文化,林麗君練習用不同的角度去突破侷限性的念頭,讓自己用開放的心理狀態,去面對生活上種種的磨難與無常。

她也不屈就於年齡,不跟自己過不去,用腳步畫出人生學習的地圖,因爲她認爲這時候不做,往後就更沒有勇氣與體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