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亞洲鋰都”:涉鋰企業停工“貓冬” 供需格局仍待改善

財聯社3月25日電,坐擁豐富鋰雲母資源的宜春,被稱爲“亞洲鋰都”,是產業資本淘金的熱土,近年來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科力遠、鞍重股份等數十家上市公司的進駐。伴隨着一棟棟現代化廠房的拔地而起,2023年,宜春全市碳酸鋰產量15.89萬噸,佔國內碳酸鋰總產量的34.5%。雖然碳酸鋰產量大躍進,但如今宜春鋰企的日子過得不太好。近日,e公司記者在宜春及下轄宜豐、奉新、萬載等地實地探訪時發現,由於碳酸鋰價格已經擊穿了絕大部分企業的成本線,宜春大量涉鋰企業已經停產,仍在開門營業的企業,也不約而同地大幅壓減產能。與此同時,堆積如山的鋰渣,也正在成爲當地政府和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