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當代年輕人的擔當
對青年流行文化來說,這是一個複雜的時代。
一方面,全球化趨勢將受衆數量擴張至最大,整體面貌極爲多元,在互聯網風潮的帶領下,流行的窗口爲所有人平等地敞開。
另一方面,在百舸爭流的市場環境中,如何建立擲地有聲的身份,守住觀衆急速流失的注意力,延續一種文化的生命週期,也是創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縱觀中國當下流行文化市場,會發現,對於這些機遇與挑戰,年輕一代有自己的理解邏輯,也有積極的應對方式。
衆多青年榜樣正努力迴應時代提出的叩問,改寫市場的運行邏輯,引領一代人的文化感知,而這其中有較爲特殊的一羣人。
他們是INTO1。
在內娛這片繁茂曲折的叢林中,INTO1是罕見的“新物種”。
11名成員,集齊了中、日、泰、美的國別背景,後疫情時代,已難見這樣的國際團體構成。
2021年4月24日,INTO1誕生,成爲哇唧唧哇運營的第四代限定團。除了臺下熱情高漲的觀衆,還有無數來自業內的眼睛注視着這個初生的年輕團體。
儘管哇唧唧哇此前已有過相關運營經驗,但像此次這般直接靠“國際化”這張王炸牌突出重圍,作爲打入市場的第一張名片,還是頭一回。
如此昭彰的獨一性,也意味着更嚴苛的市場審視,以及更高昂的內部打磨成本。一如INTO1單曲《風暴眼》的名字,以及歌中所唱“將我圍繞的眼睛”。
一年時間過去,將鏡頭拉近觀察這個團體,會發現這11個年輕人已淬鍊出高壓之下的堅韌內功,巧妙地消化了“國際化”這個標籤,哇唧唧哇意圖通過這個團體釋出的發展方向,也漸漸浮出水面。
成團不足兩個月的時候,INTO1迎來彼時職業生涯裡難度最高的舞臺《山河圖》。直播節目裡,他們需要從高空吊威亞出場,接着在佈滿水的舞臺上大幅度唱跳。爲保證完美的效果,成員花了大量時間反覆溝通,有一些恐高的成員,更是不停地表示 “沒事”,不想耽誤進度。
隨着舞臺數量的增加,類似的挑戰也越來越多。《INTO THE FIRE》MV的拍攝過程中,早上7點起牀,一直工作到凌晨4點,變成了他們慣常的生活節奏。這首歌的初舞臺亮相前,重複上百次的小節排練,也幾乎變成他們的“肌肉記憶”。
這些被努力和汗水點亮的瞬間,若非被鏡頭和文字記錄,INTO1幾乎是閉口不提的。他們認爲這是作爲藝人的基本素養,也是面對外界的質疑或期待,最腳踏實地的一種迴應。
隊長劉宇告訴南風窗,排練雖然辛苦,但更多的是興奮,這讓他更期待下一個舞臺。贊多也表示,唯一覺得辛苦的事,並非體力上的勞累,而是還有許多新鮮事物沒來得及嘗試。
兩年限定團的設定,壓縮了這羣新人的準備時間,但也加快了他們的成長速度。
周柯宇告訴南風窗,短短一年內,他接觸到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並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不僅是練習室的鏡子或舞臺上的幾分鐘,而是整個行業的結構與流程,他更透徹地理解了網絡、環境和市場。林墨也表示,自己接觸到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樂器,去到新的城市,感知它們迥異的地貌和氣質
世界像萬花筒一樣在他們眼前展開,可以說,不僅是作爲藝人的專業度提升了,他們作爲人、作爲個體的生命厚度,也得到了更新。
對一個優秀的國際唱演團體來說,“融合”是繞不開的成長步驟。
外籍成員米卡和尹浩宇均坦言,因爲語言上的障礙,有過困難的時刻。“也許其他人需要2小時,但我可能需要10個小時來準備同樣的工作。”爲了做好充足的準備,尹浩宇需要花費成倍的時間成本。米卡也表示,自己常常需要投入額外的精力。
成員之間較大的文化背景差異,是INTO1發展的一個“X因素”:它意味着更艱難的磨合過程,但若能將不同文化質地有機融合,成果也必將是開創性的。作爲INTO1背後的掌舵者,哇唧唧哇深知這一點。
從“火箭少女101”開始積累的限定團方法論,以及多年的運營經驗,爲哇唧唧哇勾勒出清晰的解題思路:保持紮根本土和兼收幷蓄的總體航向,以中國傳統文化爲底座,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代表達,引領這一代人的流行。
從INTO1作品的策劃和呈現來看,階段性成果正逐漸顯現。
成團後的首次團建,少年們來到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嚐遍中國各地美食,對外籍成員來說,這是賽後第一次受到中國文化的強烈衝擊。在企劃《ONE象更新》中,成員們更是近距離體驗了長綢舞、扎染等中國傳統藝術。節目裡團隊合作的規則設置,也無形間增強了INTO1的凝聚力。
少年們在企劃《ONE象更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長綢舞、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藝術糖畫製作
而在這個團隊更細微的切面裡,成員們用自己的方式內化了哇唧唧哇搭建的價值框架,在無數日常細節裡構築着強大團魂。
你幾乎能隨時看到張嘉元教尹浩宇中文,劉宇在交流間隙糾正贊多的中文發音,米卡則非常享受和林墨交流,可以在感受到快樂的同時,改善漢語水平,他告訴南風窗:“他們是我安全感的來源,讓我覺得我是被愛包圍着的。”
高卿塵記得,從初舞臺的準備開始,劉宇一有機會就去主動跟他說話,這讓當時中文並不好的他感受到了溫暖和安心。10個兄弟的互相照顧,也讓高卿塵在這個團體裡迅速地成長,融入INTO1的大家庭。
性格迥異的11個少年,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互補,正如力丸所說,就像百寶箱一樣,具有五光十色的特質。
幾乎所有人都在強調作品的重要性,而這一點,也是INTO1團魂濃度最高的所在。
INTO1的基因裡,沒有坐享其成的那種性格。歌曲小樣出來後,劉彰會主動追到製作人家裡,進行詳細的溝通,從更加“INTO1”的角度來調整歌曲。
贊多和力丸是雷打不動的編舞大師,隨着對中國文化了解的加深,贊多深知:“改變和融合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改變它最初的樣子,但要用現代人能懂的方式讓人們更加了解過去。”
張嘉元則負責伴奏裡的吉他,他希望用自己的特長爲團隊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INTO1不鍾情於模式化的快餐作品,也不希望成爲面目模糊的流水線偶像,正如伯遠所說:“要表達出具有自己風格的東西,肯定要有我們成員自己的創作和心血投入。”
INTO1專輯企劃負責人楚雯捕捉到了這種強烈的團魂,並將其作爲第三張專輯的策劃靈感,“三專的狀態會更加熱血。”她表示,這種熱血來源於這個團的信任與包容。
正如楚雯所說:“這個團誕生的時期,是非常艱難的。”這種艱難不僅體現在疫情後大環境的嚴酷,也不侷限於外籍成員遠離家鄉的心理波動。
或許INTO1的最大挑戰還在於,他們面臨着迄今爲止最爲特殊的一羣觀衆。這一代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經歷過亞洲偶像工業的全盛時期,擷取過歐美流行文化的果實,獨特的時代風貌培養了獨特的文化口味,平凡陳舊的作品,難入他們的法眼。
但從某種程度上說,INTO1也是幸運的。“文化自信”已成爲時代強音,這屆觀衆在嚴格的同時,卻也前所未有地期待着一種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一種紮根本土、面向全球的文化形態。
正如INTO1新歌《一杯火焰》所唱:“義無反顧年少,終點還是問號”,無論前方是崎嶇還是坦途,INTO1都已迅速行動起來,探尋中華文化厚重的根脈,擔當起文化出海的重任。
在音樂採風紀錄片《音途萬里》中,成員們踏足中華文化腹地,南下嶺南,北上大漠,深入巴蜀,在文明沃土裡感受歷史的脈動。一曲《點睛》將醒獅鼓點融入舞步,在繁複的舞臺編排中,重現廣府文脈濃墨重彩的華章。
這些作品的影響力輻射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以11個少年爲橋樑,更多觀衆開始將目光投向千年中華文明。
INTO1成團一週年
INTO1所踐行的成長軌跡,也折射出其運營方哇唧唧哇的戰略邏輯。
作爲當代中國青年流行文化橋頭堡,哇唧唧哇也面對着複雜的市場環境和獨特的時代使命。互聯網技術賦予這一代年輕人更多元細分的興趣,而這恰恰意味着受衆取向的難以把握和總結。在紛雜的信息海洋和瞬息萬變的潮流之中,剝繭抽絲出一條青年文化走向線索,這需要精準的洞察和老道的經驗。
站在新的歷史關口,哇唧唧哇又處於將“文化自信”具象化的重要端點。如何讓傳統文化尋得符合當代語境的表達方式,用年輕人認同的語言講述傳承的要義,是其作爲青年文化造血機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答案不在遙遠的別處,就在文明發生的現場。
以INTO1爲縮影,可以照見哇唧唧哇的破題思路:立足腳下的文化富礦,深入中華文明這汪源遠流長的活水,向國際展現新世代的文化面貌,定義這一代人的文化風向。
自信的文化,一定是有強大的在地氣質的。它自身就是一座豐饒的高地,又在不同代際的解讀與創造中不斷自我更新。哇唧唧哇選擇把根基深埋在這座高地之中。
自信的文化,也一定是包容開放的。它兼收不同文化的燦爛切面,整合爲一種態度鮮明的文化面貌。哇唧唧哇在這樣的規律中,找到了一種最合適的呈現方式。
從每一個文化產品做起,讓這樣一種自信進入年輕人的眼睛和耳朵,最終走進他們心裡,豐盈其精神世界,喚醒一代人的認同與自豪。
INTO1正在做到,哇唧唧哇也正在做到。
編輯 | 滕三水
作者 | 土 木
統籌|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