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看海」不香了 海景房大跌價 154平方米賣25萬元

多地海景房大跌價,有大量二手房待售。(取材自第一財經)

「出門就是大海」、「躺在牀上看海」,自商品房概念成熟後,海景房熱潮便從海南一路向北襲去。但是,旅居生活的夢想被潮溼環境、生活配套不便拉回現實,如今從惠州、到威海乳山,大量低價海景二手房待售,154.11平方米25萬元(人民幣,約3.4萬美元)的低成交價,讓海景度假房成爲下跌幅度最大的產品類型。

第一財經報導,近日,惠州碧桂園十里銀灘海悅灣備受關注,起因是一張某二手房源成交圖顯示,4室2廳的154.11平方米房源,成交價僅25萬元,摺合單價約1623元/平方米。事後經當地中介證實,該房源實爲雙拼房,一套成交25萬元,一套成交35萬元,加上各類費用,實際成交單價摺合約4200元/平方米,但仍引發網友熱議。

在社交媒體上,被網友熟知的「白菜價」房源地,一個是鶴崗,一個是乳山。前者地處東北,後者位於山東,標籤便是「海景房」。乳山銀灘位於山東威海,更是海景房造夢的集中地。

公開信息顯示,最熱的時候,乳山銀灘一天能成交500套房,買房要靠搶、甚至託關係。大量外省人被看房團帶到乳山,還來不及好好考察當地自然環境、斟酌房價是否合理,便交錢上了海景房的車。

克而瑞曾發表研報表示,2016年威海房價伴隨旅居市場快速上升,市區均價由5000元/平方米翻倍至8000元/平方米,其中恆大海上帝景入市房價率先破萬元。2017年,樓市進入量價齊升期,保利、華髮等品牌房企集中進駐,帶動全市一、二手房價破萬。

報導指出,海景旅居產業將當地房價炒至高位後,市場開始下行。2018年下半年,威海市場轉折向下;2019年後長期量價下行,2021年進入價格普降階段,市區在售樓盤較高點普降2000元/平方米,2021年後樓盤普遍「低到訪」,不復此前熱鬧。

「市場冷淡導致一些海景房二手市場供應量增加,低價房源出現。」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朱麗平指出,這些低價房源有的是業主急需資金,或對海景房市場前景持悲觀態度。旅遊火熱之際,一些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短期租賃度假,而不是購買房產。

「現在賣二手房的,很多都是虧錢在賣,整體市場都不太好。」威海當地一位中介人士表示,政府方面也在控制土地供應,以調節樓市供需關係,消化現有住房。

在遍佈海景房的其他城市,上述情況也非孤例。比如惠州大亞灣片區一套38平方米的房源,目前掛牌售價僅12.5萬元;在惠東某品牌房企開發的小區,一套面積79平方米的房源,目前掛牌售價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