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回大武山下的 小米生態系 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林志忠與兩位部落Ina(魯凱語中的母親)在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堤防河岸地的小米田進行例常的農務。

【撰文/何奕德、段佩妤 攝影/樑偉樂】

山嵐間遇見紅藜 從作物與部落連結的田野調查家

長期研究小米、紅藜,在地型小米種子銀行創辦人林志忠,有次在霧臺山區的調查,無意間發現紅藜。他回憶說,「大概是1987年,我們騎越野車進入知本主山山區,步行進入去小鬼湖調查植羣。冬天的時候,山裡都是薄霧,一邊是斷崖,一邊是峭壁,經過吉露部落轉彎的時候,我就看見一片很漂亮的紅藜。」從此與原民作物產生深刻連結。

老家在竹南,林志忠從前就與賽夏族比鄰而居,後來又因爲念書、工作的關係到屏東生活,開始了與大武山原住民族羣的緣分。他的專業是植物資源調查,擅長森林、生態、分類領域的研究與分析,參與過屏東霧頭山、浸水營保護區的調查,以及高雄柴山部落開放之前的動物族羣調查,林志忠的工作就是進入深山,調查已知或未知的生物族羣。

當時這個美麗的作物沒有漢語名字。在還沒通過正名前,爲了活動推廣,林志忠便先以「紅藜」稱呼它。「那時候的學界普遍認爲它是外來種。」林志忠說,當時全臺灣幾乎已經沒有紅藜的生產,幾近滅絕。因爲紅藜不是主食,而是用來製作小米酒麴,既非經濟作物、也非主要糧食,隨着原民文化改變而愈種愈少。雖然部落耆老認識紅藜,但是當它在學術界、在市場上沒有被正名,就無法受到重視,缺少了學術研究的支持與推廣,紅藜的產銷就找不到市場,覆育、耕作就更是遙遙無期。身爲植物分類學者,林志忠深知正名的重要性,於是他在屏東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及高雄大學研究團隊的支持下,共同協力爲紅藜正名,藉此找回作物的名字與價值。

臺灣藜有着「穀類紅寶石」的美譽,屬於耐旱型作物,環境適應力強,依照不同品系穗部可能轉變爲紅、橙、黃、紫色。

從紅藜經驗出發 支持魯凱族人意志 找回小米信仰

爲了推廣紅藜,林志忠連結學術資源也與地方合作,後來也參與研究另一傳統糧食山芋。原民傳統農耕採輪作與混作,紅藜與山芋輪作、與小米混種,老人家都是將紅藜、小米種子一起撒到田裡。

「我本來沒有想做小米,是當時候霧臺鄉長,也是原住民聯誼會的會長顏金成及其夫人李美惠課長來找我,他希望能夠以小米爲核心,去發展魯凱族的產業。」接到顏鄉長的邀請,開始朝復興小米發展。有了推廣紅藜的經驗,林志忠知道要能夠產生效益,找回小米的名字就是第一步。找回名字的意思,是擁有具體的作物敘事,關於它的品種、品系、特性,以及它的來源,像是出自哪位耆老、哪一個家族的祖傳小米。如此一來,作物的價值與地位纔有機會被看見。當時候他們舉辦「魯凱粥到」的活動,透過建立傳統糧食資料庫、飲食設計、教學推廣,讓更多人瞭解小米飲食文化的內涵。

林志忠拿出他蒐集的小米束,一一介紹不同品種的特色,有的穗較小但籽實重,有的穗大但籽實較輕。

在原民傳統文化裡,小米不僅是主要糧食,更具有多種文化意涵,他們的祭儀、農事、神話傳說都少不了小米。林志忠說,「在傳說中,一粒小米可以養活很多人,聽起來很誇張,但是從農業科學的角度去思考,爲什麼臺灣的原住民族在遷徙的時候帶的是小米,而不是陸稻?以前他們生活在高山,環境比較冷、水分比較少,在這樣的環境中小米產值最高,就成了遷徙的必需品。在原住民的敘事裡,必需品就成了傳說、神話,最後成爲信仰。」

在原民信仰中,山是神聖的存在,各族羣有屬於自己的聖山,如賽夏與泰雅族的大霸尖山;布農族與鄒族的玉山;卑南族的都蘭山等。林志忠說,「臺灣的聖山傳說裡,只有屏東的北大武山跟小米有直接關係。大武山的山神Tjagaraus主管小米,因此大武山是世界上唯一以小米爲崇拜的聖山。」在此文化脈絡下,原民部落圍繞北大武山形成特殊的信仰文化,也形塑出以小米爲核心的自然生態系。

由於小米的高產性、抗逆性,小米種子成爲早期原住民族遷徙時必備的重要物品。部落遷徙過程中,多使用葫蘆來裝小米種子。

復興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 輸出原民傳統文化與智慧

排灣、魯凱族有石板屋文化,不會經常遷居、移動,他們圍繞北大武山山頂散佈,居住在中低海拔區域。林志忠形容小米熟成時,「就像一串神聖的琉璃珠將北大武山套住,從遠方看過去,北大武山就像一個巨人身系黃金腰帶。」定居之處,必定栽種小米,因此纔會在山腰上形成以小米爲核心的生態圈。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