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美中如何避戰?「中國通」陸克文給答案
陸克文新着《可避免的戰爭》揭開中美兩強軍事行動的神秘面紗,更爲兩國該如何管理其戰略競爭和避免災難性戰爭,提供詳盡的和平指南。(圖/遠見雜誌提供)
一年多前,多數人都認爲世界不會再有大型戰爭,但在俄烏戰事爆發後,讓臺灣人驚覺:我們與戰爭的距離有多近?曾兩度出任澳洲總理的陸克文(Kevin Rudd),研究中國長達40餘年,1980年也曾來臺到臺灣師範大學進修,對兩岸關係研究頗深。他是西方國家極少數能用流利華語直接溝通交涉的政治人物、可謂西方世界最能洞察中國曆任領導人心態的資深政治家。天下文化將於9月20日出版陸克文的新着:《可避免的戰爭》(The Avoidable War),除了揭開中美兩強軍事行動的神秘面紗,更爲兩國該如何管理其戰略競爭和避免災難性戰爭,提供了詳盡的和平指南。《遠見雜誌》獨家披露陸克文新書檯灣版序的完整內容:
自從我在2021年寫完英文版的《可避免的戰爭》之後,諸多事件進一步證明,美中關係正面臨惡化至衝突的嚴重風險。
一年前,許多人尚不相信我們所處的時代會再發生大型戰爭。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攻擊改變了這觀點。這件事再加上臺灣情勢的最近發展告訴我們:不能再忽視美中大戰的可能性。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爭,不論是被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或其他軍事熱點觸發,都會擴大成爲影響各層面的大規模軍事衝突,遍及諸多海域與空間。且這場戰爭可能會牽涉世界上其他國家。
未來十年,中國步入抗美關鍵時期
在烏克蘭戰爭中,中國特別關注其「無上限」(no limits)夥伴俄羅斯所承受的苦果—特別是美國及其盟友祭出的嚴峻經濟制裁。歐洲各國一致反對俄羅斯的進攻,且因北京支持莫斯科而疏遠中國,這強化了中國當局的一種觀點:接下來十年將是一場對抗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與意識形態鬥爭。
這些盟友也開始採取令北京當局有所警覺的行動。日本實施了新的國防政策,增加國防經費,且開始接受自己需要爲防禦臺灣出一份力。
這些盟友也開始採取令北京當局有所警覺的行動。日本實施了新的國防政策,增加國防經費,且開始接受自己需要爲防禦臺灣出一份力。
美國與臺灣最近的官方互動已進一步激化美中之間的敵對關係。臺灣仍是最可能點燃中美軍事衝突的火花。的確,我在本書第16章描繪了十種情境,其擘劃的未來相處之道(不論和平與否)都是以臺灣爲中心。同時間,即便外在環境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來說愈來愈複雜,他還得面對升溫的國內挑戰。
中國經濟好壞,牽動北京動武決心
本書特別關注中國疲弱的經濟成長及其導致的政治後果。第六章特別論及經濟成長與穩定性對中共政權與習近平政治地位的重要性。這是因爲比起其他挑戰,經濟更可能成爲習的阿基里斯腱。
中國經濟在幾年前開始慢下來,導致私有部門信心下跌、私人投資減少、生產力萎縮及成長減緩。北京當局針對新冠肺炎在中國各大城市施行嚴苛封城,壓抑了消費者需求、擾亂了國內與全球供應鏈,且進一步損傷了中國的房地產(通常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的29%),這些後果惡化了上述的深層經濟問題。這些因素開始對中國極具野心的成長目標構成挑戰。
最重要的是,習近平持續打擊中國的私有部門,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動力與生產力成長。中國的長期成長數字出現了恐慌的跡象,這不只是因爲失業率上升的政治影響,還因爲更深一層的擔憂—習近平企圖重構傳統中國經濟模式的意識形態,而這可能會重挫中國取代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野心。
若無法在此領域勝過美國,可能會對中國領導人構成全新的經濟與政治考驗,並危及國際形象,畢竟各國長期以來預設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以市場匯率計算)比美國多出好幾倍。
中國爲防堵疫情,在各大城市施行嚴苛封城,壓抑了消費者需求、擾亂國內與全球供應鏈。(圖/遠見雜誌提供)
然而,習近平的地位並無迫切的危險,事實上,他做爲中共領導者的地位在2022年10月的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中將得到進一步強化。2022年7月,中央委員會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他也是2021年創黨百年慶祝文章的作者)在重要黨內期刊上花了將近整篇文章的篇幅,爲支持習近平繼續掌權提供了一個新的理由,也就是指出國際情勢變得更具挑戰性。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中國的出現,更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出現。」他寫道,並補充:「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鬥爭也將是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嚴峻的。」
中國的外部威脅(包括美中關係與臺灣)現已成爲擁護習近平持續擔任黨核心領導者的主要理由,進而鞏固其國內地位。
在此之上,必須有務實的護欄,爲關係奠定「交通法則」,好比當年美國與蘇聯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後所奠定的規範。若能建立護欄,兩國就能在關係的其他面向展開激烈但不致命的戰略競爭,將戰略上的敵對關係轉化成一場以國際系統的前景爲目標的競賽,強化雙方的經濟與科技實力、外交政策影響力、軍事能力與意識形態競爭。
美中持續惡化,亟需建構聯合戰略框架
這場受控的競爭將能容許兩國在某些國際挑戰上攜手合作,例如公共健康、防止核武擴散與氣候變遷等若能解決對雙方都有好處的議題。
最後,若有任何成功的機會,這種關係的劃分將需要一小撮雙方內閣層級的官員細心且持續的管控,不論國內或國際間發生何種動盪。
拜登任期的前半部已提供了一些管理戰略競爭的跡象,可做爲廣泛接受的辦法。2021年7月,美國副國務卿溫蒂.謝爾曼(WendySherman)在天津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並強調兩國關係中「護欄」的迫切性。這也成爲拜登與習近平關鍵的第一通電話的焦點,北京當局將其解讀爲高度正向的訊號。
2021年11月,兩國領導人蔘加了第一場虛擬高峰會,拜登公開呼籲「需要共同認可的護欄,確保兩國的競爭不會演化成衝突,並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還有,當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Blinken)2022年5月在華盛頓特區的亞洲協會提出拜登政府面對中國的策略時,他表示,雖然兩大強權的「激烈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這場「競爭未必要演變成衝突」。
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JakeSullivan)在2022年6月長達四小時的會面也表達了類似訊息,而根據白宮發佈的消息,該場會面聚焦在「維持開放溝通管道,控管兩國的競爭」。
爲了避免懵然步入戰爭,美中必須建構聯合戰略框架,守護和平。(圖/遠見雜誌提供)
在雙方重啓一度中斷的工作層面與高層次對話管道之後(包括軍事對談,甚至試探性地探索核戰略穩定性對話的可能),外交辭令或許能因此開始轉化爲實際行動。至於中國,仍持續拒絕直接表明戰略競爭的框架。這是個問題。中國與美國的雙邊關係將承認區域與全球主導權的實際戰略競爭正在發生的事實,而北京當局似乎不願意接受這種想法。
雖然這實際上是客觀事實,卻無法與北京的「雙贏」合作官方論調相容,遑論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無害全球框架。各方人馬仍將繼續設法解決此「框架難題」。這很重要,因爲在中國的系統中,包山包海的戰略概念若不是認可整個中國的外交與國防政策系統的政治與外交活力,那就是限制它。
美國與中國並不是非打一仗不可。但是,儘管有一些進步,美中關係仍持續惡化,他們的戰略性關係愈來愈分歧,且遭受不斷出現的全球危機重擊。若想避免一場災難性的衝突,虛應故事跟空想最佳結果是完全沒用的。爲了避免懵然步入戰爭,兩國必須建構聯合戰略框架,守護和平—而且要快。
本文作者:遠見編輯部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 9月號435期》)
《遠見雜誌 9月號4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