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市: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近日,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保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文件明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堅持“擴光伏、優水電、配儲能、強電網”的思路,加快千萬千瓦級裝機規模的“風光水儲”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滇西電力樞紐、綠色能源強市建設步伐,進一步提升電網新能源消納能力,實現區域電網削峰填谷、智能供電、多能互補。

大力推動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引導城市綠色發展。持續推動新建建築落實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強化綠色建築標準執行、穩妥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和技術體系,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加快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爲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築。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原文如下:

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保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及駐保有關單位:

《保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5月13日

(此件刪減公開)

保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根據《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雲政發﹝2022﹞45號),爲推動保山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有序做好保山碳達峰工作,確保保山在全省如期實現碳達峰進程中主動擔當作爲,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通盤謀劃,全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盯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奮力打好八大突圍戰,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打造清潔低碳安全的能源結構,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工業體系和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服務於國家和雲南省雙碳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顯著增加,電力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到達全省目標值,以可再生能源爲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建成,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指標,“兩山論”試點順利推進,爲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跨越式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全省先進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兩山論”在全市推廣,力爭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

二、重點任務

(一)綠色能源強市建設行動

1.科學有序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堅持統籌規劃、梯級開發原則,科學有序推進水電開發。合理佈局、適度開發風電資源,在適宜區域積極發展集中式、分佈式光伏產業。因地制宜擴大生活垃圾、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規模,推動生物質制氣、成型燃料規模化應用。

2.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堅持“擴光伏、優水電、配儲能、強電網”的思路,加快千萬千瓦級裝機規模的“風光水儲”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滇西電力樞紐、綠色能源強市建設步伐,進一步提升電網新能源消納能力,實現區域電網削峰填谷、智能供電、多能互補。

3.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推動雲南省天然氣南環線保山段建設,圍繞“氣化保山”目標,加快天然氣支線建設,在適宜鄉鎮佈局氣化站、加氣站,構建天然氣供儲銷保障體系。大力發展城市燃氣,加快“燃氣下鄉”工程,擴大居民生活用氣和公共服務設施用氣,提高天然氣覆蓋面。支持大型成品油企業在保山建設成品油儲運設施。

(二)產業強市建設行動

4.全面建設滇西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以綠色生態爲引領,以農民增收爲目標,聚焦糧食、茶葉、咖啡、堅果、蔗糖等重點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以中醫藥產業爲核心,拓展“食品+”、“藥品+”新業態,延伸食品藥品產業鏈,培育壯大食藥產業集羣。以生態農牧業爲重點,實施一二三產業重點環節補鏈延鏈強鏈工程,推動保山由特色產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邁進。

5.構建新型綠色低碳工業體系。加快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全力打造新型綠色低碳工業體系。鞏固綠色硅光伏產業鏈材料端優勢地位,突出綠色能源優勢,構建“水電—工業硅—多晶硅—單晶硅棒/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的綠色硅光伏全產業鏈生態。依法依規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鼓勵開發和應用綠色低碳、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重點圍繞水泥、有色金屬等產業開展綠色低碳技術轉型,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綠色硅、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產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電氣化改造,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6.推動文旅康養產業綠色發展。聚焦溫泉度假、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城市休閒等主題,積極發展生態旅遊、保健康養等綠色旅遊文化產業,打造全國領先、農文醫旅融合的田園康養綜合體,推動文旅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構建“紅色文化、古道文化、溫泉康養、中緬跨境文化”4條文化旅遊長廊,加強文物、非遺、博物館資源保護利用,做優“體育+”“康養+”“農業+”“生態+”“研學+”“零碳+”等新產品新業態。

(三)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7.構建綠色低碳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網。構建“三橫兩縱一聯”的綜合運輸通道,打造以高速公路、鐵路、民航爲主體的快速交通網,建成一批高效銜接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客運樞紐和貨運樞紐。推進國際運輸互聯互通,完善中緬國際綜合運輸大通道。強化保山交通區位優勢,逐步形成“高速公路全面成網、相鄰州(市)三通道互聯、縣域高速互聯互通”的路網布局,不斷提高“公轉鐵”貨運量,降低單位能耗。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8.建設智慧綠色交通設施。推動交通建設與農村地區資源開發、產業發展有機融合,提升“人、車、路、雲”融合協同能力。推行電動、氫能、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完善充換電、加氫、加氣(LNG)站點佈局及服務設施。擴大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到2030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四)城鄉建設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9.大力推動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引導城市綠色發展。持續推動新建建築落實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強化綠色建築標準執行、穩妥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和技術體系,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加快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爲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築。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10.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聯動發展,着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向村覆蓋、向戶延伸。逐步引導農村建築風貌,完善水、電、氣、廁等配套附屬設施。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

(五)美麗保山建設行動

11.鞏固增強自然生態系統固碳能力。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高黎貢山、城市面山、石漠化區域,怒江、瀾滄江、龍川江等流域爲重點,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鞏固生態系統碳儲存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採取撫育、現有林改培、人工林集約栽培等措施,發展中長週期鄉土大徑級和珍貴樹種用材林爲主體的儲備基地。到2025年,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到2030年,保持全市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穩步增長。

12.發揮城鄉綠地固碳功能。深入推進城鄉綠化美化行動,在城鎮鄉村積極開展見縫插綠行動,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因地制宜開展路旁、溝旁、渠旁和宅旁“四旁”植樹,開展鄉鎮村莊造林綠化示範建設,挖掘造林綠化空間和潛力。加強城市面山生態示範區建設,強化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拓展城市中心區綠色公共空間,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服務城市固碳。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城市建成區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13.提升生態農業減碳增匯。發展以“生態綠色、品質優良、環境友好”爲基本特徵的綠色低碳循環農業。開展地力培肥和土壤改良,改善耕作層理化性狀,解決作物生長障礙因素,提高耕地基礎地力,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培肥固碳模式,

(六)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14.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優化園區空間佈局,推動園區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推動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促進能量梯級利用、資源循環使用,推進工業餘壓餘熱、廢水廢氣廢液的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整體效率。圍繞現有龍頭企業,實施產業鏈招商,鼓勵本地企業開展產業鏈“環形配套”。到2030年,完成保山產業園區、騰衝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的綠色低碳示範園區建設。

15.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促進能源節約和廢物利用,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推進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促進再生資源應收盡收。促進再生資源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再生資源規範化、規模化、清潔化利用。到2025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保持穩定或持續改善。

16.推進城鄉資源循環利用。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面實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及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等穩中有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比例進一步提升。

(七)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17.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統籌抓好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全過程節能管理,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健全節能降碳管理體系,不斷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加快淘汰落後低效設備,全面提升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標準,大力推廣先進高效節能設備利用,有序推進技術工藝升級,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實現行業能效穩步提升。

(八)綠色低碳科技支撐行動

18.大力推動減碳科技創新。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各行業技術裝備綠色低碳升級。圍繞全市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綠色能源、先進裝備製造、大數據、碳足跡等領域,加強生態碳匯資源參與全國碳市場和碳普惠制度的研究,提升碳匯資源價值轉化能力。

(九)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19.加強全民宣傳教育。加強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開展生態文明科普教育、生態意識教育、生態道德教育和生態法制教育,普及碳達峰碳中和基礎知識。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新聞媒體和網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推出多維度、多形式的綠色低碳宣傳內容。深入開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全國節能宣傳週、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不斷增強社會公衆綠色低碳意識。

20.倡導綠色低碳行爲方式。樹立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培育低碳生活習慣,共創低碳生活氛圍,推廣綠色低碳產品,完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落實綠色產品採購政策。發揮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示範引領作用,實施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示範創建活動,持續推進節約型機關、綠色(清潔)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等創建活動。

(十)碳達峰試點示範行動

21.積極探索開展碳達峰試點示範建設。支持鄉鎮(街道)、社區開展低碳試點創建,組織開展綠色家庭、“近零碳”景區、低碳校園、低碳園區、零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低碳酒店、低碳商場等創建行動。以建設滇西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爲目標,打造農旅文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示範區。力爭到2025年,綠色食品產品、有機農產品認證數量逐年提高,高標準農業產業基地數量持續增長。

三、政策保障

(一)健全政策標準體系。制定完善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利於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違法行爲查處和問責力度。嚴格能耗限額標準執行力度,鼓勵企業達到或超越標準值、先進值。

(二)提升統計計量和監測能力。加快完善碳排放統計覈算體系,夯實碳排放數據基礎。強化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建立市級碳排放信息管理數據庫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數據庫。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實現碳排放智能化管理,確保數據的可測量、可報告、可覈實。

(三)落實政策和市場機制。強化財政資金支持帶動作用,統籌財政資源,加大對碳達峰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創投、銀行、企業等市場主體資金在碳達峰重點領域投入。落實好節能減碳、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生態環境保護補貼和獎勵補助政策。發展市場化節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四)深化區域綠色發展合作。重點打造菸草、生物醫藥、新能源、綠色食品、先進裝備加工製造等綠色產業集羣。加強區域承接產業轉移對接合作機制,佈局綠色科技創新研發和成果轉移轉化、總部經濟、共享經濟等綠色項目,推動跨區域綠色發展協作。

(五)加大人才培引力度。強化碳達峰碳中和人才隊伍培育和引進,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制度環境。聚焦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需要,堅持把人才鏈建在科研創新鏈、產業鏈上,優化引才用才環境,在政府、企業等引進高業務水平人才,高效支撐綠色產業健康發展。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系統推進研究重大問題、制定重大政策、組織重大工程。成立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和領導小組工作要求,紮實推進有關工作,支撐全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如期完成。

(二)強化責任落實。各縣(市、區)、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碳達峰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複雜性,切實扛起政治責任,按照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着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類經營主體要對照相關政策要求,主動實施有針對性的節能降碳措施,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三)嚴格監督考覈。做好能耗雙控與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銜接,構建和完善碳減排目標責任考覈體系,建立碳減排主體責任機制。開展碳排放控制目標完成形勢分析預警,組織開展碳達峰目標任務年度評估和考覈及問責機制。

來源:保山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