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西螺農會打造全國最大米冰箱 讓大家吃到最新鮮米飯

西螺農會打造全國最大的稻米烘乾中心,並具有冷儲設備,從烘乾到冷存一貫作業,讓民衆享用最新鮮的米飯。記者蔡維斌/攝影

國內最大的西螺農會區域稻米烘乾中心第2廠的1期工程完工,西螺農會今天在2廠的基地席開300桌推出雲林蔬食宴推銷農產美食,場面熱滾滾,農會表示,西螺農會共有3座烘乾廠,未來含蓋2廠擴建工程一旦全部完工總容量可高達4萬多公噸,處理4千公頃的稻田且具預冷設備,可跨縣市提供彰雲嘉的稻作烘乾、冷藏作業,爲國內最大「糧倉」。

西螺爲國內蔬菜、稻米集散中心,西螺農會擁有鹿場、九隆、埤源3座稻米烘乾廠,每天烘乾量能可達約1200噸稻米,除了烘乾也有冷藏倉儲量可達2萬3千公以上,爲強化預冷設備,擴增儲存空間,農會預定在鹿場廠擴建第2廠區,打造一座雲嘉彰跨區域的烘乾中心。

第2廠區1期工程大致完工,今天西螺農會和雲林縣府合辦竣工啓用儀式,並大開蔬食宴推廣雲林在地農產,開放各農會與社團認桌每桌僅3千8百元,料理豐盛且還有農特產贈品與摸彩,300桌秒殺被訂光,今天開宴熱鬧滾滾,雲林縣長張麗善和立委劉建國到場代言,期待烘乾中心擴建早完工。

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說,第2廠區第1期工程含部分土地取得共約1億2千多萬元,中央補助約6千萬元、縣府1千萬元其餘農會自籌,1期工程主要是做冷藏桶,可在稻穀採收烘乾後送進冷藏桶,以恆溫12到15度存放兩年都不會變質,有如稻穀的電冰箱可保稻穀新鮮。新廠烘乾處理量約600噸、儲存量約兩萬公噸,所以未來3座烘乾廠共可冷儲稻米達4萬多公頃,等於處理約4千公頃的稻作。

農糧署也表示,因各縣市稻米採收時間不同,這座跨區域的烘乾中心不僅可支應颱風雨季的緊急處理,也可協助彰化和嘉義的稻作,加上具冷儲功能,既可保鮮也可調節市場供需,平衡米價。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也表示,今年2期稻作因小犬颱風減產約2成,目前每臺斤從原本約10.5元升到約12元,有了設備完善的烘乾冷儲,稻米可在採收1天內最新鮮狀態下烘乾保冷,民衆可享用新鮮的米飯。

雲林縣長張麗善和劉建國也期待政府協助擴廠後續的3期工程能持續展開,以早日完成這座國內規模最大也最現代化的稻米糧倉。

西螺農會打造全國最大的稻米烘乾中心,並具有現代化的烘乾及冷儲設備,烘乾冷存一貫作業,可保稻米新鮮,調節市場供需。記者蔡維斌/翻攝

西螺農會鹿場烘乾中心擴建2廠的新建1期倉儲完工,今天席開300桌蔬食宴,推銷雲林在地農產美食。記者蔡維斌/攝影

西螺農會鹿場烘乾中心擴建2廠的新建1期倉儲完工,今天席開300桌蔬食宴,雲林縣長張麗善到場敬酒,推銷雲林在地農產美食。記者蔡維斌/攝影

西螺農會打造全國最大的稻米烘乾中心,並具有冷儲設備,從烘乾到冷存一貫作業,讓民衆享用最新鮮的米飯。記者蔡維斌/攝影

西螺農會鹿場烘乾中心擴建2廠的新建1期倉儲完工,今天席開300桌蔬食宴,推銷雲林在地農產美食。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