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斗六後莊埤滯洪池 變身親水公園

雲林縣政府「後莊埤滯洪排水設施環境改善計劃」,18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右六)等人共同主持揭牌啓用典禮。(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爲改善斗六市後莊埤滯洪環境,規畫「後莊埤滯洪排水設施環境改善計劃」,18日舉行揭牌啓用典禮,原本雜亂的埤塘搖身一變成爲特色親水公園,與周邊膨鼠森林公園、縣文化中心串聯,形成一處適合運動遊憩、觀光休閒的特色場域,希望藉此持續推動斗六成爲多元活力城市。

後莊埤歷史悠久,創建於西元1842年,當時爲穩定取得水源,由地主與佃農共同施設塘埤,引進芭蕉溪水灌溉農地。但這處富有歷史背景與灌溉用途的埤塘,因地勢低窪廢水匯流淤積,長期閒置導致雜草叢生,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與公共安全。

雲林縣政府向水利署提出「後莊埤滯洪排水設施環境改善計劃」,將後莊埤轉型爲親水公園,18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斗六市長林聖爵等人主持揭牌啓用典禮,工程改善範圍約1.2公頃,保留既有大型喬木並重新植栽原生樹種,環境煥然一新,除提供民衆休閒去處,也兼具環境教育功能。

張麗善表示,本期工程費用近5400萬元,工期約2年,專注於基地現有空間改善及聯外步道串接,包括設置人行步道、生態浮島、植生綠美化區及跨渠連接橋等,後續將規畫光環境與親子共融空間,提供民衆更友善的親水環境,創造綠意場域,兼顧生態與生活功能。

張麗善說,爲讓大家更瞭解這處親水空間,本月20日將舉辦「雲林天空之島星空音樂會」,邀知名藝人、啦啦隊、表演團體及斗六在地大學生演出,展現雲林活力;結合地景營造的全新風貌與未來的光環境,讓後莊埤親水公園不論白天或夜晚,都能與市民緊密連結,提升鄉親們整體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