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文蛤養殖場4年死約129場!專家曝「水質不良」惹的禍
▲彰化文蛤大量暴斃,產地價格飆漲。(圖/翻攝自議員賴清美臉書)
近年來文蛤大量死亡事件造成養殖業者重大損失,以近4年雲嘉南來看,約129場慘遭波及,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調查發現主因竟是「水質不良」,因此開發出具抗水產病原弧菌及改善水質的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 ,改善養殖環境、提高文蛤成長和存活率。
水試所說明,國內文蛤養殖自1970年代以後出現大量死亡的情形,早期是在3、6、9月發生季節性不明原因死亡,但近年來非季節性的斃死事件頻傳,不僅造成養殖戶損失,對國家經濟也有嚴重影響。
▲水試所表示,利用短小芽胞桿菌D5益生菌,能有效提高養殖文蛤存活率。(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供)
水試所指出,文蛤大量死亡發生原因,據推測可能與養殖環境溫度、鹽度的急遽變化、水質和底棲環境的劣化、養殖密度過高及養殖管理不當等多因子所致。2015年由白蝦腸道中分離出一株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試驗顯示,將短小芽胞桿菌D5添加於飼料中喂飼文蛤6個月,可以增進文蛤成長,大幅減少養殖池水弧菌的數量,有效降低池中有毒的總氨氮及硫化氫濃度,調節文蛤的免疫能力,提升文蛤的存活率。
水試所表示,根據2015至2018年進行雲嘉南地區文蛤養殖環境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在255場次的文蛤養殖池調查中,因單純的水質不良而造成文蛤大量死亡的情形約有129場次,佔50%;水質不良加上弧菌或是革蘭氏陰性菌混合感染者共100場次,約佔40%。由此推測,養殖管理不當導致的水質不良是造成文蛤死亡的最大因素,次要原因是水質不良加上弧菌或是革蘭氏陰性菌混合感染。
▲水試所調查,文蛤養殖場近年大量死亡主因和水質不良有關。(圖/翻攝自議員賴清美臉書)
水試所提到,經實驗室內以病原弧菌攻擊文蛤試驗結果顯示,創傷弧菌及巴西弧菌會造成文蛤死亡,鰻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等弧菌則會導致文蛤體弱。水試所強調,由於水質不良及弧菌感染是文蛤死亡的重要原因,已將具有抗弧菌及改善水質能力的短小芽胞桿菌D5技術轉移給5家益生菌廠商,未來將搭配其它益生菌應用於餌料以及飼料中,可以有效降低文蛤池中的弧菌量及改善水質,再配合養殖業者強化文蛤的養殖管理,預期能有效解決臺灣文蛤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恢復文蛤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