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20+位戲骨,S+投資卻遭遇口碑翻車,《武俠》被嘲到底冤不冤

2024年的金庸劇。

屬於是那種你不太想看,也不太敢看,又不得不去瞄一眼的存在。

Sir聊聊最近這一部——

金庸武俠世界

失去了興奮感。

害怕毀原著。

而這麼大陣仗又沒法視而不見——

五個導演,五大單元,爲金庸老爺子誕辰100週年而準備。

模仿了最經典的1983年TVB版的《射鵰》模式,根據內容側重,分成了五個不同單元:

鐵血丹心,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華山論劍,九陰真經。

Sir不想說2024年已經沒人看金庸劇了。

但從收視表現來看,確實沒有期待中的熱鬧——

尷尬的局面就是:

坦白說,《金庸武俠世界》並不算差;

但“不差”,又從來不是我們對金庸改編的期待。

當新版改編已經無力革新、突破的時候。

這樣一部劇出現,好像是讓我們闖進了童年懷舊零食商店——無法盡興,徒留傷感。

01

如果說過去的金庸劇是一桌菜式老舊但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宴席。

那這一版,更像是三菜一葷的食堂餐。

每個菜碼好,但只給一勺。

《武俠世界》把“快節奏”寫在臉上。

以前版本的《射鵰》,第一集總是牛家村。

丘處機,完顏洪烈途徑牛家村,造成了郭楊兩對夫婦的慘劇,纔有了後邊衆人跨越天南海北的尋孤,傳藝,相約十八年後嘉興醉仙樓比武的主線。

但《武俠世界》的開場,卻是江南七怪在大漠巧遇被都史欺負的郭靖,找到了郭家的遺孤。

直接就開始了傳藝。

前情幾乎不提。

後面同樣的情節,83版用了10集,94版用了6集,03版用了9集,17版用了7集……

《武俠世界》只用了1集。

但快歸快,內容該有都有。

比如牛家村慘案之後的劇情,被分配到了包惜弱,楊鐵心,丘處機,完顏洪烈,段天德等人的回憶cut中。

甚至重點抓的很準:

比如第一集這41分鐘裡,郭靖與黃蓉在張家口相遇,黃蓉點菜郭靖贈馬的橋段,幾乎完整保留,用了10分鐘。

之後是中都比武招親,楊康戲耍穆念慈的部分,也花了8分鐘。

那感覺,彷彿是打開了量子速讀模式看金庸。

比起一板一眼拍金庸。

不如直接搞個官方“金庸解說視頻”。

儘可能快的衝擊和刺激,纔是這一版劇集的需求。

所以纔會出現一些讓Sir這種老觀衆感覺突兀的片段:

比如開場柯鎮惡拿起寫着楊康兩個字的匕首就問郭靖,可是他明明雙眼失明是如何看到匕首上的字?

整體情節快。

但名場面,又開啓慢放模式。

十二個時辰的故事,拍了整整三集。

郭靖黃蓉重遇相戀,在中都遊歷,戲耍黃河四鬼,夜晚大鬧王府,楊鐵心和包惜弱重逢,然後被完顏洪烈逼死,楊康痛失雙親,梅超風和歐陽克出場……

不論是觀衆還是創作者,都很難沉浸到《射鵰》原本的故事節奏裡。

所有人都只想要直接的恩怨情仇,快速的打打殺殺。

至於前因後果。

早已扔在了一邊。

武俠小說不問恩仇,還能算武俠麼?

02

《射鵰》原著小說裡有一段戲的設計被後世不少評論家稱讚。

原著第二十四回,講述郭靖受傷,黃蓉帶着他躲進牛家村的客棧密室裡療傷。

二人在此地療傷的數日裡,藉着密室牆上的洞眼,與郭靖一起窺探往來牛家村的諸多角色:

從完顏洪烈和歐陽鋒盜取武穆遺書歸來;到黃藥師出現,做主讓程瑤迦陸冠英定下終生大事;到楊康歸來殺歐陽克救下穆念慈;再到全真七子大戰梅超風,歐陽鋒偷襲,黃藥師歸來。

伴隨着郭黃二人的點評,小小的客棧裡,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場戲的舞臺感拉滿。

得益於金庸本人早年有過劇本創作的經驗,因此他的小說在誕生之初,情節和人物就有很強的“戲點”。

但這麼好的傳球,今天的影視改編好像也很難接住了。

還有人想要完整看完一整個故事嗎?

估計創作者也自我懷疑起來。

於是,快速截取一些武俠中比較顯眼的標籤——

比如打鬥。

每一集幾乎都有三場以上的比武對戰戲份,至於展現功夫的場景就更多了。

對武俠的“奇觀性”抓得緊緊的。

比如愛情。

郭靖黃蓉談戀愛的部分着重還原,楊康和穆念慈的感情戲也不斷加碼。

甚至根據預告片內容,五絕年輕時候的往事,也可能會有更多的感情戲份在裡面。

選擇俊男靚女各種撒糖,以至於連梅超風都可以收穫一大堆顏粉。

成功嗎?

未必。

但可以說的是,《金庸武俠世界》就是在這個短視頻時代,爲了抓住觀衆的注意力,特意改編定製的“武俠”。

肯定還是金庸的底本。

但似乎又是換了人間。

03

大刀闊斧,被批“魔改”;

照本宣科,又已經沒人感興趣。

金庸的世界,無法遺忘;

想要重現輝煌,卻終究無法打破時代的隔閡。

這一版《金庸武俠世界》,不能說十分離譜。

恰恰相反,它過於“正確”——

像是老師考前劃重點一樣,快速劃出重要的字眼,給你標準的答案,卻對過程和原理選擇性忽視。

透着一種“來不及了,開上車”的匆忙。

事實上,在一個逐漸遠離金庸的年代,好不容易有部金庸劇,大家第一反應都是翻出教科書來對答案。

可是呢,在金庸劇層出不窮的年代。

因爲同類太多,不少作品追求的不是“忠實”,而是標新立異。

有些在原著黨看來是毀經典。

但正好創造了另一種經典。

墨鏡王的《東邪西毒》,魔改到全劇組都懷疑人生,自己演的是誰都不知道。

徐克用女性來演東方不敗,氣得金庸說你以後不許拍我的作品。

很多人視爲經典的83版,主角黃蓉的改編和原著差異不小,但並不妨礙翁美玲的演出是好幾代人心目中的經典。

她的青春靈動,活潑淘氣,膽大聰慧,是當時人心目中的武俠世界裡女主角的樣貌。

當時tvb在臺詞上的改動也用了大量的現代口吻讓小說故事能夠走進街頭巷尾,成爲普通市民百姓的娛樂消費品。

03年的央視版本,製片人攜過往央視正劇製作的經驗,在《射鵰》改編中加入了不少私貨:

比如請來了拍攝《成吉思汗》的演員班底去“客串”《射鵰》的草原戲份。

大量實景拍攝,在質感上向《水滸傳》靠齊的美術風格。

它們都遭到了不少非議。

前者被金庸老爺子一頓痛批,稱要是再這麼亂改就收回版權,而後者則被廣大觀衆一頓嫌棄,7.3的豆瓣評分也讓其在“射鵰”改編榜上排名倒數。

可是。

有多少人,是看着這些作品入了金庸的坑呢?

而如今的24年版本呢?

節奏上明顯加快的同時,劇情還增加了體量,顯然創作者也進行了更多的發揮。

而目前看,都是衝着當下觀衆喜好的精準調度。

舉個例子。

楊康。

故事裡楊康作爲郭靖的鏡像人物,是反派的代表,相比較郭靖的至誠至善,大智若愚,楊康的掙扎的變化其實有人心貪婪自私,更復雜的一面。

相比於小說和過去改編中側重於批判他“認賊作父”這個觀點。

《金庸武俠世界》的“洗白”,很有當下的特色:

沒有人是天生壞種。

楊康的性格和行爲全都受父母的影響。

劇集裡給到了完顏洪烈教育他吃橘子,讓他懂得人與人的尊卑有別,人心叵測。

而包惜弱又始終沉溺過去,一味溺愛兒子。

更重要的是說出了這句臺詞:

十八年來,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楊康,他不是完顏洪烈的兒子。

所謂的“認賊作父”,不過是在“生親不如養親”的常識下一種“道德綁架”。

甚至讓他的三觀也更加“現代”。

如果說楊康的改編還屬於能夠理解的維度。

更神奇的改編其實是在和他處於同一生態位的反派角色。

歐陽克。

不論是原著小說,還是過往的所有劇集改編裡,對於歐陽克都說他是一個被叔父歐陽鋒寵壞了的淫惡之人。

每到一地,擄掠婦女,身邊也姬妾成羣。

對黃蓉的覬覦也是出於好色。

在這個角度上,反派+性犯罪這種最讓人不齒的設定(比如《天龍》裡的雲中鶴,沒給到從善的空間),幾乎就可以把這個角色的反派定死了。

但在《金庸武俠世界》裡,給到了一個頗有王家衛《東邪西毒》版本的設計——

幼年喪母的經歷讓歐陽克一生都在尋找和母親長得相似的人。

不論是五官,形貌,身材……而且劇集中特意迴避了他和身邊人的關係,描述爲歐陽克是在“收徒”,把這些和他母親樣貌相似的女性養在身邊,禁錮。

憑空給他的惡增加了一層“失恃戀母”的悲劇性。

甚至還有那種身邊女性要離開他,他會憤而出手殺人這種瘋狂行爲。

而這種愛而不得的怨念和消沉。

簡直就是《東邪西毒》中上一代人的遺傳厄運,在《武俠世界》裡獲得了開花結果。

的確。

這些改編讓傳統的武俠世界觀,變得容易被今天年輕的觀衆接受。

但一個留得住的作品,不是全副的迎合和討好,一股腦地跑向觀衆。

而是也懂得背過身去,專心打造出一個夢幻空間,讓觀衆自願跑進來。

今天我們觀衆的尷尬也在於。

對這樣一部快速瀏覽式的金庸劇,已經沒有太多的興趣。

但也仍然不忍猛烈批評。

因爲,至少還有人拍。

萬一以後連拍都不拍了呢?

那薪火相傳的,大家心中割捨不下的情懷。

是否只能消散在茫茫夜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