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中後該怎麼吃?2種類攝取量需注意

運動前、中、後,應注意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攝取量。(示意圖/pexels)

飲食是一門學問,如何吃得健康,是現代人很關心的議題。營養師提醒,運動前、中、後3階段,要特別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攝取量;另外也提醒,隨着運動強度提高,攝取量也要越多,但也要留意消化的時間。

運動會消耗體能,因此日常與運動的吃法大不同。對於運動飲食而言,大都強調攝取「好消化」的高GI食物,例如白飯和香蕉,可以快速被身體吸收;反之,日常飲食則建議選擇低GI食物,避免血糖劇烈波動。

運動前,飲食目的是確保有足夠的體力,應對即將到來的體能消耗,因此,在運動前3至4小時,建議選擇易消化的固體碳水化合物,如白飯、香蕉、飯糰等,而蛋白質則無需特別補充。

運動中,則需要補充運動時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同時還要防止肌肉分解。若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建議攝取30至60克的碳水化合物,推薦能量果膠或運動飲料。

運動後,攝取的飲食主要是協助受損肌肉的恢復。因此,應攝取可以迅速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少油、易消化及優質蛋白質,如白飯、飯糰、去皮地瓜、雞胸肉、茶葉蛋、牛奶、無糖豆漿等。

營養師提醒,運動後的飲食要格外注意。許多人在運動後會出現犒賞自己的行爲,造成大吃大喝的現象。然而,大量攝取油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反而導致吸收速度降低。當身體不再需要這些營養素進行修復時,便會轉化爲脂肪囤積,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運動3階段的飲食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