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不只在臺灣做美甲 而是遍及全球

抵達安康(聯經出版)

在臺灣,不論是中老年人爲主場的喧鬧早市,或是年輕人熟絡穿梭的特色夜市,從清晨到午夜,我們總會發現許多小小間的美甲、美容攤,細細密密寄生在城市中的人流彙集地,在某個不經意角落裡,兀自繁榮。這類美甲店家小巧、燈火通明,裡頭常僅坐着兩名女性:一位舒服地坐在小沙發上滑着手機(有時是做粗工的男人),一位坐在小板凳上,正埋頭彎腰,臉幾乎要貼到纖細手指的指尖縫隙裡。

這位彎着腰瞇眼的女人,通常是一位來自越南的移民女性。她們給人的印象常是堅韌堅強,一張方形名片印着她們走跳地方市場美甲圈的藝名:秀君、阿美、秋梅、春莊……不一定是完全真實的本名,不過還保有一點自己。她們的專業美甲工作,全透過通訊軟體LINE聯絡,也因此手機必須從早到晚隨時開着,來承接熟客的預約,並等待新客隨時掃QR Code的新生意。

一九七五年,越南統一之後,形成了一股越南移民潮。當時許多來自南越的移民開始往北美、歐洲、東亞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謀生,也逐步在當地形成了一股新的移民經濟圈。其中在美國,有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是,好萊塢著名女星蒂碧.海倫(Tippi Hedren)有次訪問了北加州的越南難民營,她發現一些越南人對她絢麗的指甲感興趣,便靈機一動,讓她的私人美甲師以及當地的美容師爲這些越南女性移民上課、做技術培訓,並透過實習讓她們可以在加州獲得美容業的相關工作機會。

這一段歷史,也成爲海外越南後人的佳話,間接影響了全球越南移民社羣的經濟流動,改善越南二代移民的生活條件。

直到現在,越南人經營的美甲工作室在美國、歐洲、臺灣等地都很常見。其實這也跟臺灣在二○○三年的金融風暴有關。當時全球經濟受到影響,但同時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創業風氣,越南美甲工作室就是其中一個在當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文化產業」。

今天在木柵的越南移民,有許多人是早年越戰之後,藉由臺灣政府提供的「仁德專案」來臺工作或就學的;後來在一九八○年代末期臺灣興起跨國婚姻浪潮,這裡經由婚姻仲介嫁來臺灣的越南女性便越來越多,也因此在木柵形成了一個越南人社羣。在木柵街頭,看見越南餐廳、越南小販、越南美甲美容店,還有聽見越南語、廣東話等其實是在地一件普遍的現象。而在木柵的美甲店裡,越南人更多,不只坐在店裡的美甲師傅是越南女性,來往的客人,有一般臺灣小姐、菜市場大姐、需要美甲師細心修剪繭皮的做工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在木柵的越南移民客人。美甲店,是木柵越南社羣的其中一面。

不過,爲什麼許多越南女性來到臺灣,總是選擇做美甲呢?其實臺灣的美甲業一開始只是「理容院」的附屬,後來經過精細分工,才獨立出經營「美甲店」的風潮;在越南,美甲也通常包含在美容理髮院裡面,是一項更細緻的分工。對在臺灣的越南新住民姊妹來說,美甲好學、簡單容易上手,「很多姊妹一開始來臺灣不會中文,但可以去人家店裡做美甲工作,不用開口」。也有許多越南人先前在越南已經當過美容院學徒,「來臺灣後美容理髮鬥不過臺灣人,我們就做美甲」。美甲門檻低、移動性高。適合剛來臺灣,對環境陌生,需要一邊工作一邊養育小孩的越南姊妹。(三之三;摘自《抵達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