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2000年前先民懂吃咖哩!這成分與印度大不同

古代文明與貿易活動之中,香料扮演重要角色。(示意圖/Shutterstock)

說到咖哩,最出名的發源地自然是印度。最近澳洲考古學家在越南的南部古王國遺址發現了2000年前的咖哩餐飲殘留物,成爲印度以外現存最古老的咖哩遺蹟,這對於追溯古代貿易路線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盞新的明燈,同時也顯示香料在古文明日常生活的重要地位,越南這處發現咖哩殘留物的港市在古代貿易扮演重要角色。

澳洲廣播公司(A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2018年出土自越南南部安江省「喔㕭考古遺址」(Oc Eo)地下2公尺處的砂岩石磨與石磨板等研磨工具上發現微量的咖哩殘留物,包含多種香料成分,例如薑黃、生薑、肉荳蔻、肉桂、指根(fingerroot)、山柰(sand ginger,另譯沙姜)、南姜(galangal)、丁香等。這項研究成果21日發表於《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

在西元1世紀至6世紀的扶南王國,喔㕭是重要港市。喔㕭遺址此前發現來自印度、中國甚至地中海的貨物,代表此地在當時具備廣大的貿易網。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王維維(Weiwei Wang,譯音)表示,這次發現咖哩殘留物讓世人能夠更深入瞭解喔㕭在古代參與全球香料貿易的狀況:「我們的研究表明,咖哩很可能在早期與印度洋的貿易接觸期間經由移民攜入東南亞。這些香料起源地各異,顯然當時的人們爲了貿易從事長途旅行。」

王維維說,香料是令人垂涎的商品,在古文明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典時代起,全球香料貿易把亞洲、非洲、歐洲的文化與經濟連結起來。如今,我們知道喔㕭港市在文化、貿易的交會層面扮演要角」。

越南的南方社會科學研究所考古學者指出,喔㕭遺址發現的香料殘留物顯示,在越南,咖哩的關鍵成分自古至今並無太大變化,團隊也打算重現喔㕭遺址咖哩配方的風味。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洪曉純(Hsiao-chun Hung,譯音)表示,遺址出土的石磨長、寬各76公分、31公分,但使用者是來自印度的移民或越南當地居民仍待釐清。

透過烹飪鍋具、古人牙菌斑發現的香料痕跡證明,印度人可能在大約4000年前就喜歡食用咖哩。洪曉純說,準備咖哩需要多種香料,還要使用研磨工具、耗費人力時間,「如此細心準備,證明2000年前在印度以外地區的居民也表現出品嚐咖裡的強烈慾望」,而且喔㕭遺址發現的咖哩配方之一南姜在當地咖哩很常見,但在印度咖哩很少使用;薑黃則與印度咖哩成分相似。

除了咖哩殘留物,研究團隊還找到大量保存完好的種籽。洪曉純說,這些種子保留狀態「十分特殊」,仍有香氣:「還很新鮮,很難想像這些是2000年前的種子。我們認爲,只要進一步研究,就能辨識出更多香料,甚至可能發現獨特的植物品種,幫助我們更加了解當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