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仔」介紹石虎不忘詞 教你分辨貓vs.石虎

▲「圓仔」運動後累趴趴。93天大的「圓仔」體重5741公克,爬行速度有進步囉。(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今天又要來講故事了,這次記得牢牢的,不會再忘記了!」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寶寶「圓仔」,再次爲保育類動物代言」,前幾次「忘詞、口吃」,這回很順利地介紹與大貓熊一樣──同是獨行俠石虎

透過「圓仔口述」,臺北市立動物園推出「石虎不是貓咪」的影片,指出石虎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外數量估計不到600只。由於石虎是人類親密的鄰居,主要生存在低海拔淺山地區,而棲地面臨嚴重破碎化,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高,受到捕獸夾和毒餌威脅之外,又因爲許多人不當地棄養家中的貓或狗,使得流浪貓狗在野外也會和石虎競爭食物或活動空間,也可能傳染疾病給石虎。近年來,救傷單位也收到多起車禍致死的石虎屍體,因爲石虎傾向在晨昏和夜間活動,在遇上車子強光時常無法反應被車撞死。

石虎原本列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第II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到了2008年,被提升爲第I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臺北市立動物園以認養計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石虎的保育工作,去年底名叫小公貓(來自南投埔里)和阿姓(來自南投國姓)的一對配對石虎互動得很好,保育員記錄交配行爲,阿姓在今年3月1日生下一公一母的2只小石虎,現在已經7個多月大了,跟着媽媽一起生活,希望由媽媽帶領學習獵捕的技巧,有機會可以回到野外去。

「圓仔」還教大家怎麼分辨石虎和貓。石虎常被誤認成家貓,雖然外形和家貓很像,可是個性生態習性完全不同,例如石虎不會像家貓那樣「喵喵叫」;石虎身上斑點錢幣;和家貓最大的區別就是「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白色線條」、「耳後有明顯的白色斑塊」,且具有強烈的狩獵本性,目前列爲保育類野生動物,是禁止私人飼養的,真的愛野生動物就應該讓他們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特生中心繁殖的石虎。(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園也提醒大家,愛石虎和其他野生動物,要建立一個友善的環境,這是守護石虎也是愛自己生活的土地;不要使用捕獸夾、不棄養寵物、不圈養野生動物、夜間開車放慢速度、選購對環境友善耕作方式之產品等,都是大家可以做到對石虎的友善行爲。有石虎出沒的地方,表示那裡的土地和生態系是自然且健康的。

石虎小檔案(臺北市立動物園)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分佈:多在苗栗臺中及南投一帶低海拔山區,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密度較高,是主要的棲息環境保育等級:瀕臨絕種 習性:傾向晨昏及夜間活動,以野鼠鳥類或兩棲爬蟲類爲食 體形:重3~6公斤,體形比家貓略大,額頭有兩條白色縱帶,身上有黑褐色點狀斑,耳後黑色且有明顯白色斑塊,和家貓明顯不同。

▲石虎警覺性高。(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影片】石虎不是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