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砍爲0元 東湖社宅規畫留給新市長

臺北市政府2017年展開東湖社會住宅先期規畫,未料地方雜音難平,多名議員主張把預算砍至0元,待新市府上任後再從長計議。(摘自臺北市議會網站)

臺北市政府2017年展開東湖社會住宅先期規畫,未料地方雜音難平,多名在地議員質疑社宅緊鄰市場、聯外道路僅6米寬,將衝擊交通和居民生活品質,預算經北市議會工務委員會審查,由保留1000元砍至0元,若通過二、三讀,下任市長最快要等2025年才能提相同計劃。國民黨市長參選人蔣萬安陣營允另尋合適基地,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無黨籍參選人黃珊珊陣營則說尊重民意。

東湖社宅基地位於內湖最大的五分市場內,規畫670個汽機車停車格,增設非營利幼稚園及老人照顧中心,去年在議員要求下舉辦3場說明會,但民調顯示,在地五分裡高達49.4%不贊成興建社宅,周邊8裡則有64%同意興建,此預算連續2年被議會刪爲1000元。

北市都發局有意將東湖社宅計劃展延至2028年,爲明年保留預算科目1000元,在地民進黨議員江志銘認爲,落成後將面臨停車空間不足、交通惡化窘境,建議朝捷運共構宅方向規畫,而非在人口密集區「堆積木」,主張將預算刪爲0元留給新市府從長計議。

在地國民黨議員遊淑慧表示,議會從未擋過社宅預算,但東湖是北市相當密集的次分區,交通服務水準相當慘僅D級,而社宅基地聯外道路才6米、周邊皆爲額滿學校,且未來社宅基地來源多了老舊校地,光執行就要10年,既然市長柯文哲也同意暫緩,不如刪除預算待情勢改變再重啓。

不過,無黨籍議員林穎孟、徐立信建議保留1000元預算科目,讓市府決策時有緩衝。經審議,工務委員會一讀會將此案預算刪爲0元,若順利通過二、三讀,下任市長最快要等2年後、2025年才能提相同計劃。

對此,蔣萬安競選辦公室表示,東湖社宅選位於人口飽和地區,倘若蓋好將對當地帶來嚴重災難,公共建設興建應該提升當地生活品質,而非加重負擔,未來將另覓合適公有地,透過政策鼓勵等多元方式興辦社宅。

黃珊珊競選辦公室說,尊重民意、依法行政,若當選將積極找地繼續興建社宅;陳時中競選辦公室也說尊重議會決議,未來若要重啓,會釐清問題癥結點持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