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果市場改建 民股對出資存疑

臺北市第一果菜及萬大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案,北市府編列冷鏈、拍賣等設備預算2.6億元,議會先前要求需按持股比例出資,否則不得動支該預算,北農昨董事會討論後,北農董事長楊鎮浯表示,多數民股雖未表態,但私下了解,很多股東對按比例出資仍有疑慮。他強調,市府不僅是股東,也是房東,市府有責任承擔政策以符合公共利益,不應單看股東比例出資。

知情人士指出,站在民股立場,魚果大樓興建後市政府屬於房東角色,北農本來就要付使用費給市政府,裡面的必要設施是維持拍賣市場必須要有的,市府本應補助,現在若按持股比例出資,邏輯上不太合理,未來營運也恐產生更多問題。

楊鎮浯表示,董事會應議會要求,將該案排入議程,但因涉及層面大,多數民股未於會議中表態,還沒有結論,但在開董事會之前,不論在公開或私下場合都有和各股東提及,開會前大家心裡也知道有這個議題,大多數民股對要支付設備費用仍有疑慮,認爲議會所提的要求未必符合實際狀況。

楊鎮浯說,北農是受臺北市政府委託經營,市府在北農具三種身分,分別是股東、房東、政府,必須要做到三者兼具,站在政府角色必須肩負政策及公共利益。

楊舉例,面對食安問題,中央跟市府雖補助設備,但每年人力、耗材等,要額外付出1500多萬,「單純民營公司不需要做這些」,同樣的問題應回到公共利益角度,不能單從股東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