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工福祉會議 陳建仁:政府積極推動漁業人權行動計劃

行政院長陳建仁14日上午出席「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開幕活動。(林欣儀攝)

臺灣天主教海員宗會14日起連續3天在臺中長榮桂冠舉辦「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行政院長陳建仁上午出席開幕活動,他表示,臺灣在漁業方面受到面對挑戰,爲解決遠洋漁船違反人權保障的問題,政府2022年啓動漁業人權行動計劃,積極提升外籍船員權益,去年起也辦理漁業工作公約(C188公約)合法化,接軌國際人權。

這場「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有來自世界19個國家、130名代表與會,陳建仁表示,漁業是臺灣重要經濟產業,但因臺灣遠洋漁船違反人權保障,過去在漁工權益保障方面有許多批評與國際譴責,爲解決,政府2年前啓動漁業人權行動計劃,推動確保就業條件、加強社會保障、謹慎的仲介招募流程等7大主要策略,並深化國際合作,大幅提升漁工薪資及確保工作時間、保險等。

陳建仁說,C188號漁業工作公約是非常重要的國際公約,可保障漁工工作條件,目前透過農業部積極推動漁業工作公約國內法,盼更友善保障漁工權益;政府也在2022年新增60名稽覈員,針對540艘遠洋漁船的稽覈,瞭解漁工實際工作、生活環境,去年起其年薪資符合比例已達99%、保險合規率達100%,並逐步建置遠洋漁船相關監測設備,盼明年6月前完成部署。

陳建仁強調,政府去年更進一步推出漁業人權行動計劃,提供WIFI無線網路或衛星網路等資源,,有助抒解漁工情緒;目前在全國建置19個祈禱室及37個淋浴及休憩空間,提供外籍漁工生活、宗教與文化等設施,未來將繼續與產業界、非政府組織合作,確保漁工權益,提升人權保障。

臺中教區暨海員宗會負責主教蘇耀文指出,海員宗會長期關注漁工福祉與人權,今年「漁工福祉國際會議」透過討論盼提升漁工勞動條件與人權保障,會中並關注遠洋漁業的非法捕撈、人口販運、強迫勞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