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活着的記憶,叫作傳承

夏天快要到來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兒時家裡的涼蓆。每一張解暑的涼蓆,都得來不易,像竹子長在山裡一樣,它們也要在匠人的耐心裡慢慢生長數年。涼蓆做好之後的壽命會有幾十年,人們不用擔心它破損,巧手的篾匠會揹着已經劈好的竹篾簧,到你家裡來修補。

許多傳統匠作的傢什,都伴有類似“金繕”和“鋦釘”的手藝。帶了修繕印記的東西,像是有了鮮活的氣息,它們在療愈之後得以延續生命,與人常伴、供人常用。這些民藝的東西,都是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跟使用者產生了交互,也因此更具歷經光陰之後的美感。

你會覺得,這件物品,也就有了生命。

竹子不止可以做席,它在中國各地的篾匠手裡,會成爲千百種日常的物品。所有樸素簡單的材質,融合了匠人技藝之後,都會生出萬般變化。就好像中國古代關於馬的稱謂,會有幾十種不同的字詞,驃是黃色的馬,驪是黑色的馬,驊騮是赤色的馬……這些靈動巧妙的變化,在工業標準之外,獨有生動立體的美感和生命力。

這是匠人的意義,他們在千篇一律的日常用品中,在銅牆鐵壁的工業社會裡,種出了一朵朵活潑的小花,這些花朵的根系,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許多依然保留着獨有個性的鄉村,也是如此。它們既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分子,也是工業文明的未至之境,讓我們面對鄉野田園時,能看到時光留下的匠心。這些匠人和鄉村,在時光長河的沖刷下,倔強地留存,如一顆顆細膩潤澤的鵝卵石一般,小小的身體裡,有着長久的生命記憶。

我們把這種還活着的記憶,叫作傳承。

正因爲這些傳承仍然倔強地存在着,我們纔有幸得以在美的意象中與山川萬物重逢。

因爲職業的緣故,我時常會去思考,如何讓有傳承價值的東西變得有傳播價值。傳承不易,傳播亦難。很多東西是有傳承的,但是似乎沒有傳播價值,所以關注者一直不多。

近年來民藝的生存境遇好了一些,但許多慕名到訪者又只是在做騰空的工作,少有人去研究關於民藝騰飛的事情。騰空和騰飛之間的區別是,騰空靠雙腿,而騰飛靠的是雙翼。騰空再久,終究要落地,只有用現代科技和傳播的手段,來輔助民藝,纔會生出屬於傳統匠人的雙翼。

但如果認爲有兩翼,民藝就能夠持續飛翔,大概也會失望。鳥兒沒了尾巴,就會失去平衡,從空中墜落,我們還要找到屬於中國民藝的尾翼。在我看來,民藝的尾翼,就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文化自信。

要做到這些,需做一項必須長久投入的工作,需要有人帶着耐心和智慧,與時間緩步同行,要做時間的朋友,更要做時間的學生。

武望就是這樣的時間同行者。他經常向我介紹他的收穫,我知道他從中國匠人和中國鄉村那裡得到的,不僅僅是精緻的器物和美好的風景,還有對生活和文化的體察、認知。

於是有了這些文字記錄,簡單質樸,就像匠人剛剛裁出的竹片。希望它們能在讀者心裡,編織出各種不同的動人模樣。

[ 今日薦書 ]

書名:《手藝裡的中國》

作者:李武望 著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