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臟疾病卻忽視心房顫動 恐釀中風危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文涵指出,心房顫動是導致心臟收縮不規則的重要危險因子,更是中風、心臟衰竭等疾病的高危險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宜蘭縣66歲張姓男子曾因心臟不適而就醫,儘管做了24小時的心電圖檢測,但仍未發現異常,有一天他陪同家人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就醫時,看到醫院設有「心房顫動檢測站」,他經檢測後顯示異常,經院方協助掛號、就診,診斷出是心房顫動,經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也降低了中風的危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文涵表示,心臟疾病一直是全球的重大健康議題,其中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估計約2%的民衆曾經有發生過心房顫動,而隨着年紀增加,發生的比率也會增加。

鄭文涵指出,心房顫動也是導致心臟收縮不規則的重要危險因子,更是中風、心臟衰竭等疾病的高危險羣;民衆常常因爲對心房顫動的瞭解不足,甚至忽略其症狀,導致疾病加劇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他表示,心房顫動症狀常常是以心跳突然變很快,有時候會有胸悶、心悸現象,有些病人甚至會覺得胸痛,還有頭暈、眼花等症狀,比起三高、肥胖、抽菸等顯而易見的腦中風危險因子,心房顫動有時候是無聲無息,卻也更加需要小心警覺應對。

院方指出,醫院的心房顫動檢測站只需要30秒就可以快速檢測、且準確地發現潛在的心房顫動問題,早期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張姓男子經治療後病情穩定,目前在心臟內科穩定追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