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市場增長潛力大

有研究報告顯示,這兩年郵輪旅遊市場保持着強勁的增長勢頭,其恢復速度快於全球出境旅遊市場整體復甦速度。2023年我國郵輪經濟景氣指數也大幅提高,超出預期。2024年有望成爲我國郵輪經濟全面發力的關鍵年。

上海:構建配套產業體系

2月22日清晨,搭載3900餘名旅客的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緩緩抵滬,與鼓浪嶼號、藍夢之星號兩艘郵輪一同靠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而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訪問港郵輪歐羅巴號已於21日靠泊。這是2023年我國全面恢復國際郵輪運輸以來,上海郵輪口岸首次迎來國際郵輪四船同靠。

據統計,今年春節假期上海郵輪旅遊持續火爆。上海邊檢機關累計查驗出入境郵輪4艘次,出入境人員爲2.12萬餘人次,環比增長近22%。預計2024年全年,上海郵輪口岸出入境郵輪將達380餘艘次,全年將多次重現四船同靠,或有望出現五船同靠盛況。

爲更好發展郵輪產業,2023年8月份,上海印發了《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行動方案(2023—2025年)》。“到2035年,將上海打造成爲國際一流郵輪樞紐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郵輪旅遊目的地和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亞太區域郵輪經濟中心。”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說。

按照《行動方案》的路線圖,上海將形成由“樞紐港+總部港+製造港”構成的郵輪經濟發展“上海模式”,進一步鞏固其亞太區域郵輪綜合樞紐港地位,讓郵輪總部型經濟拉動效應更加明顯,初步形成郵輪製造和配套產業體系。

在郵輪建造方面,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劉平介紹,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諸多方面實現了“從0到1”、從無到有的創新突破,有力帶動了我國造船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下一步,將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和建設安全高效產業鏈爲核心,加快推動上海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郵輪經濟場景搭建方面,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張傑表示,依託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將以郵輪爲載體,整合帶動城市資源,發揮郵輪經營主體積極性並推出更多“郵輪+”“+郵輪”系列消費新場景,吸引國內國際知名商業主體和消費品牌集聚,用品質演繹郵輪精彩生活,建設全球郵輪消費目的地。

據悉,上海是目前唯一實現郵輪全產業鏈覆蓋的城市,已成爲中國郵輪經濟發展的鮮明樣板。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汪泓表示,當前全球郵輪船隊全面復航,國際郵輪市場持續快速恢復。中國作爲全球郵輪經濟發展的新興市場,要持續加大對郵輪產業的關注。未來,上海應繼續發揮優勢,引領中國乃至亞洲郵輪產業發展,助力郵輪經濟揚帆遠航。(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深圳:完善港口運營生態

郵輪產業被喻爲“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因其產業鏈長、涉及面廣、經濟帶動性和吸附力強,已成爲港口城市追逐的熱點,有力推動了沿海城市帶的海洋經濟加速發展。

深圳地處珠三角地區,毗鄰港澳,擁有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優勢,自然條件有利於郵輪一年四季停靠。擁有可停靠22萬噸級的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已成爲我國重要的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和連通港澳、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門戶”。

“深圳郵輪產業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起點高。”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4月,原國家旅遊局批覆同意在深圳蛇口太子灣設立“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深圳成爲繼上海和天津後第三個獲頒實驗區的城市,也是國內6個郵輪旅遊實驗區之一。

2016年11月12日,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開港運營。“深圳蛇口郵輪母港不僅配有1個22萬噸級郵輪泊位,還有10萬噸級郵輪泊位、2萬噸級客滾泊位、2000噸級旅遊客船泊位各1個,800噸級高速客輪泊位11個,可停靠全球最大等級郵輪。”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誼瓊介紹,截至2023年底,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共接待遊客超過2918萬人次,其中郵輪遊客超103萬人次,郵輪客流規模已躋身國內郵輪港口第一梯隊。預計2024年,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將有40個郵輪航次前往各個國家和地區。

2020年12月,招商蛇口與國際領先的高端遊輪公司維京遊輪成立了合資公司——招商局維京遊輪有限公司;2021年4月進口了國內第一次豪華郵輪並命名爲招商伊敦號,同年10月1日正式營運深圳至三亞航線。目前,招商伊敦號已開通深圳至香港、深圳至越南、上海到日本、上海至韓國4條出境郵輪航線,以及深圳、上海、三亞、廈門、舟山、溫州等12條國內郵輪航線。

深圳華僑城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經理許湘萍介紹,2023年,隨着出境目的地開放,華僑城旅行社推出深圳至中國香港、日本、越南等目的地郵輪業務線,加快郵輪旅遊恢復進程。預計到2025年,深圳郵輪旅遊將會整體恢復至2019年80%至90%的水平。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將積極推進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建設,以港爲基礎、以船爲紐帶,“船、港、城、遊、購、娛”一體化運營,積極構建完善的郵輪產業生態圈,持續打造深圳海上旅遊新名片,助力郵輪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天津:實現高效便捷監管

2月24日清晨,地中海號郵輪緩緩停靠在渤海灣畔海岸,這是自天津口岸恢復國際郵輪航行後,天津海關監管的第84航次國際郵輪。

2023年9月19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做好全面恢復國際郵輪運輸有關工作的通知》,全面恢復進出我國境內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9月27日,夢想號郵輪從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順利啓航,標誌着天津口岸國際郵輪業務正式恢復。

天津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陳偉鵬介紹,自郵輪運輸復航以來,天津多個部門已成功保障夢想號和地中海號郵輪靠泊31航次,旅客8.5萬餘人次安全出行。2024年,天津郵輪母港計劃靠泊60艘次、約18萬人次旅客出行。

爲全力推動郵輪產業發展,天津海關等部門通過推進“智慧旅檢”建設、加強部門協同聯動等措施,促進郵輪發展,爲旅客營造快速高效的通關環境。復航至今,天津東疆海關旅檢現場共監管郵輪84航次,進出境人員18萬餘人次,行李物品45萬餘件,助力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成爲2023年全國客運量最大的郵輪母港口岸。

天津海關行郵處監管一科副科長任維介紹,天津東疆海關旅檢現場實行“智慧旅檢”,將旅客行李條碼與船票碼、邊檢碼“三碼合一”,實現機檢未見異常行李無感通關、發現異常行李全程管控,壓縮每航次整體通關時間20%以上。該項舉措獲評海關總署旅檢現場“微創新”典型案例。

“‘智慧旅檢’讓旅客出行更便利了。特別是統一條碼的使用,不僅縮短了通關時間,也避免了條碼使用混淆、重複打印等問題。”愛達郵輪公司客房部經理崔泗永說。

在部門聯動方面,天津海關積極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保稅倉儲優勢,探索更加符合現階段郵輪企業需求的政策支撐,助力拓展郵輪產業新業態。通過加強與相關部門聯繫溝通,天津海關開展深入調研,綜合考量企業資質、硬件設施、軟件系統等因素,完善國際郵輪物資配送監管細則。利用天津東疆綜保區的區位優勢,探索開展“綜保區+船供”的國際郵輪配送業務新模式,在食品、生活用品、家用電器等物資供應方面,爲郵輪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監管模式,進一步提升天津郵輪口岸的國際競爭能力。

“我們持續加強郵輪衛生監督,積極開展供船食品衛生監督,在垃圾處理暫存、病媒生物控制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和合理化建議,幫助運營方提升郵輪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水平。”天津東疆海關衛生監督科科長楊穎說。 (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