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產品單週漲超5% 北交所基金位次提升迅猛

(原標題:有產品單週漲超5% 北交所基金位次提升迅猛)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年底,公募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激烈,主動權益類基金頭部產品位次更迭頻繁。過去一週,已經有多隻頭部產品業績提升超2個百分點。其中,北交所基金業績、位次提升迅猛。

截至12月18日,前十名主動權益類基金(統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下同)當中,有兩席被北交所基金佔據,其中有產品近一週淨值漲幅超過5%。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總體來看,現有業績居前的基金多數是配置科技、人工智能等成長賽道標的的基金,很多在2023年上半年業績突出。

華安基金分析指出,展望2024年,Vision Pro(一種頭顯設備)、AI PC(智能電腦,包括筆記本電腦)等帶領消費電子新增長極爆發,AI(人工智能)相關芯片需求強勁,對CoWoS(一種封裝技術)、HBM(一種新型內存)等產業鏈拉動較大。中長期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進程加速。建議關注上游設備、材料、零部件的國產替代,AI技術驅動的高性能芯片和先進封裝需求,以及消費電子復甦帶來的板塊修復和華爲產業鏈投資機會。

前三名青睞科技成長股

2023年已剩最後8個交易日,年內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冠軍依然難料。

值得注意的是,從頭部業績“選手”來看,全年的收益率差距僅在兩個百分點以內。

Wind(萬得)統計顯示,截至12月18日,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排前三名的是泰信行業精選A(45.2809%)、東吳移動互聯A(44.7995%)、東方區域發展(43.4721%)。對萬達電影、奧飛娛樂、金山辦公、中際旭創、瀘州老窖等個股差異化配置的情況,出現在前述基金的三季報重倉序列。總的來看,依舊是2023年以來的科技成長股風格。從一季度至今,這部分題材階段性活躍,已經爲很多投資人、投資組合帶來不錯的收益。

最近一兩年,尤其2023年以來,市場比較缺乏持續性行情,熱點快速輪轉導致體積龐大的公募基金難以快速跟上。一大批傳統新能源賽道基金“失血”明顯,又有一大批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題材基金“回血”迅猛,其中不乏曾經業績大虧的基金躋身年內業績前列。

以東方區域發展爲例,Wind統計顯示,該基金在2021~2022年淨值增長率爲-21.1946%,2022年交出了-42.6327%的慘淡業績,而在2023年,該基金屢次順應市場趨勢,業績上漲明顯。從其全年的重倉股變動來看,一季度側重AI數字經濟,二季度偏向防守切入白酒消費等,三季度繼續保持白酒重倉的態勢。雖然二三季度沒有太大的收益表現,但對保存一季度收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比較出色的防守式持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獨有偶,金鷹科技創新、金鷹核心資源、東吳移動互聯等在2023年的表現均十分強勁。年底時段,這些基金也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前十的“選手”。

近期北交所被市場聚焦

其實,四季度以來,北交所的交易熱度被市場聚焦。北證50、重點個股等均有大幅上漲,前者有超50%的上漲,後者當中部分個股漲幅曾一度超過600%。如此漲速也令資金蜂擁而至,整個北交所成交金額屢創新高。

在這種背景之下,一衆北交所基金淨值提升迅猛。截至12月18日,已經有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A躋身主動權益基金年內業績排名前十。前者更是在最近一週時間裡,淨值漲幅超過5%,錄得5.4647%。

從其各自重倉配置的情況來看,根據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的三季度報告,該基金重倉駿創科技、蘇軸股份、康普化學等。最近10個交易日,駿創科技漲幅超過26%。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A則重倉了富恆新材、民士達、科潤智控等股票。其中,富恆新材最近10個交易日漲幅超過60%。

板塊個股活躍,重倉基金表現亮眼,相關北交所基金的位次提升迅猛。特別是在最近一週,前述優勢明顯的TMT基金淨值出現少許回撤,但北交所基金漲幅居前,除前兩隻北交所基金外,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等排名均有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2月19日,北證50指數出現回調,截至收盤,跌1.25%。而以10月24日行情啓動來看,其累計漲幅已達46.03%。個股當中,凱華材料、坤博精工、曙光數創等漲幅居前,部分個股漲幅已經超過600%。

從市場表現來看,資金面分化現象變得更加突出,活躍中小投資者對小市值股票的投機情緒蔓延至北交所後,大市值股票的資金面負反饋問題伴隨北上資金流出,仍對股價形成短期影響。當然,這也進一步推升了北交所行情的火熱,配置其中的基金產品因此受益。

翻譯

搜索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