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目標基金上週大漲 有產品漲超3%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上週,儘管權益市場再現調整,但是不得不說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又一次交出滿意答卷,特別是養老目標基金業績突出,不少頭部產品周收益都在2%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部分產品陸續迎來首批持有人解禁,尤其是3年期產品,從業績來看,截至上週末依然沒有出現盈利的基金。這意味着,投資人持有到現在的賬面依然沒有盈利,甚至有的還處於深虧中。

混合型FOF頭部產品出色

上週A股市場板塊輪動頻繁,雖然周線滬指收陽,但是也出現日內大幅回調的區間,階段性賺錢效應有所回落。而就公募基金的收益來看,一些FOF產品表現出色。

Wind(萬得)統計顯示,一向彈性較弱的養老目標基金上週出現業績大漲,漲幅超過2%的有6只,另有1只超過3%(統計初始份額),申萬菱信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上週周收益達到3.1655%,在同類型產品中排名第一。

就其他類型基金來看,混合型FOF的頭部產品業績出色,13只產品周漲幅超過2%,4只超過3%。而就養老目標基金的頭部業績來看,甚至已經超過股票型FOF。

從持有資產來看,申萬菱信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2023年四季度報告顯示,重倉個股包含寧德時代、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這些品種也在上週出現過異動,特別是寧德時代曾在上週帶領創業板收出大陽線。

對於受權益資產帶動而受益的基金來說,持續性最爲關鍵,畢竟對於很多可配置權益資產的FOF來說,尤其是養老目標型FOF,很多都在前期有較高的權益配置倉位,倘關鍵時期吃不到此類資產的紅利,後期則趨於更加穩健的“固收+”策略。

從盤面來看,在風險偏好有所修復後,市場整體處於震盪行情。中歐基金的觀點指出,由於監管部門再次強調分紅落實情形,因此部分高股息率的大市值頭部公司在提高分紅率預期下,理應在新估值體系下享受更高的溢價,建議更多關注大市值風格。由於經濟高頻數據暫未提供有力支撐,市場情緒兩極分化並存,具備想象空間的成長題材與避險情緒驅動的高股息有望在基本面改善前持續共存。

3年期解禁產品尚未盈利

事實上,從2021年滬指見到3731.69高點後,開啓了震盪調整模式,彼時也有很多養老目標基金成立,一些3年期產品持有人在近期陸續開始解禁。

遺憾的是,雖然2024年春節至今的權益市場回暖讓很多公募產品淨值提升,但是無奈前期回撤明顯,截至上週末,依然沒有即將解禁的3年期養老目標FOF區間收益率回正。

Wind統計顯示,成立日期在2021年3月11日之後的養老目標FOF有78只(統計初始份額),目前僅有10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爲正。

在近期即將解禁首批持有人份額的基金中,普遍存在不小的虧損。比如,中信保誠養老2035三年成立於2021年3月16日,臨近首批持有人解禁,Wind統計顯示,成立以來的淨值增長率爲-16.21%;華安養老2040三年持有A成立於2021年5月13日,成立以來的收益率-19.79%。

相比之下,一些5年期產品臨近解禁,區間收益率較好。比如,華夏養老2050五年A成立於2019年3月26日,成立以來的淨值收益率達到17.56%;嘉實養老2050五年A成立於2019年4月25日,成立以來的淨值收益率達到28.52%。

總體來看,長期持有的優勢依然明顯,就3年持有的期限來看也不算短,期間的權益市場震盪下挫確實讓階段性投資的持有人沒有得到太好的體驗。

上週末,監管部門發佈4項政策文件,重點內容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等。有分析指出,政策面繼續加碼進一步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結合經濟基本面改善,A股估值仍有望進一步得到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