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華文化的格局解決兩岸問題

(圖/央視)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全國人大做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今年對臺工作的建議時,除了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反獨促統、和平發展,他還強調,「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同心共創復興偉業。」其中關於弘揚中華文化是過去工作報告中少有的,成爲新亮點。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訪問大陸時,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也向他表示,今年北京將舉辦首屆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可見在疫情過後兩岸恢復交流之際,文化交流將會是重點中的重點。

近年來北京意識到臺灣推動的去中國化運動使兩岸關係漸行漸遠,於是開始重視文化活動在交流中的重要性。2008年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的場合提出六點對臺政策方針,其中就提到要「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並認爲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他還把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作了區隔,主張「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在馬英九政府時代,兩岸文化交流頻繁,一度研議簽訂文化交流協議、互設辦事處。民進黨政府上臺後加上疫情因素,文化交流活動因此戛然而止。

中共對於兩岸文化交流固然有其政治目的,過去臺灣社會並不排斥,除了文化的親近性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臺灣社會仍對自身文化的深度與多元充滿自信,臺灣的學者、出版品乃至流行文化都在大陸廣受歡迎。

但時過境遷,大陸對於傳統文化的發揚已取得豐富成果,臺灣受制於市場規模與自我設限,文化影響力大不如前。若加上政治因素干擾,兩岸文化交流一時之間很難回到過去的盛況。所以要恢復文化交流,特別是強調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復興,就不能流於進香團式的行禮如儀,也不能是詩云子曰的炒冷飯,而是透過開放的論辯對話對中華文化進行重構與轉化,用繼承且創新的中華文明建構新的兩岸關係。

美國政治學者白魯恂很早就在他《中國政治的精神》一書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僞裝成民族國家的文明,這一文明在近代迫於自身的弱小,而不得不試圖將自身塑造爲國家,以融入歐洲構建的、以民族國家爲基礎的國際體系。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在《當中國統治世界》也指出,中國的國家觀是文明認同,西方國家則是民族認同的。

中國從文化融合與社會交往的角度出發,建構一套自內而外家國天下的政治秩序與多層認同。這套政治秩序與當代西伐利亞國際體系有許多扞格,但對兩岸關係也不無啓發之處。中國多元一體的文明秩序觀或許可破除現代民族國家主權觀念的僵固性,這不是要恢復天朝秩序,而是在無政府狀態的近代西方萬國體系觀念中注入文明與秩序,以文化的相互尊重融通交流取代文明衝突與強加,以大國責任與區域合作規範大國衝突。兩岸若能共同研擬出內外適用的新論述體系,不僅可化解兩岸紛爭,亦可供新興國家解決種族爭議與區域矛盾的參考。

兩岸矛盾部分來自制度差異。極權主義不是中國傳統,而是西方近代理性主義的惡性副產品。美式民主在資本的腐蝕下也千瘡百孔。中國政治治理是領有天命道德正當性政治符號的皇權與擁有智識掌握治理能力的官僚仕紳階層的雙元共治,這設計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文化中最可貴的理性人文主義。如何將這種理性人文主義重新轉化成現代政治實踐,將是中華文化的新任務。兩岸文化交流的格局不只是解決兩岸問題,也要解決中國大陸的問題,甚至全人類的問題。(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