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陷阱打獵違法 最高罰200萬元

南投縣政府組聯合稽查小組,到魚池鄉大雁村取締捕獸鋏和山豬吊等違法獵具,保護野生動物和貓狗安全。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縣保育生態有成,林管處在平地陸續記錄到山豬、山羊、石虎等保育類動物,但與人類生活常有衝突。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加強取締違法獵具,近期已清除13具違法獵具,有1人使用陷阱捕捉動物,面臨最高200萬元罰款,保育和取締並進,營造更好生態環境。

南投縣農業處、家畜疾病防治所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到魚池鄉大雁村取締違法捕獵,該處爲捕獸鋏、山豬吊使用熱區,容易造成保育類動物誤入陷阱受傷、甚至死亡。稽查人員請熟悉地形的地方人士協助搜查,使用金屬探測器檢測,同時在山區、林道入山口設宣導布條。

家畜疾病防治所長唐佳永說,過去保育類動物多在中、高海拔山區,近幾年保育觀念提升,野生動物繁衍明顯增加,仁愛鄉廬山部落最近還發現臺灣黑熊行蹤。

淺山地區原本野生動物數量不多,近年也常發現,尤其山豬從中高海拔往淺山區域行動,對農作物造成破壞產生衝突。有農民請獵人放置捕獸鋏、山豬吊,卻造成其他動物或流浪貓狗受害。

縣府和林業署南投分署合作,找出野生動物熱區,包括國姓、魚池、中寮、集集、水裡等鄉鎮,透過友善農地生態給付,鼓勵農友維護、監測棲地,同時加強取締違法捕獵動物。縣府統計,迄今已排除6具捕獸鋏、7具山豬吊,還有1人因使用陷阱捕捉動物,將開罰1.5萬元至7.5萬元,若造成動物重傷或死亡,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罰款20萬元至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