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智庫:中國95%飛彈不受中導條約限制 美國退約求制衡

報告中提到,如果美國要在亞洲部署條約限制外的飛彈,恐造成新一波軍備競賽。圖爲東風-21中程彈道飛彈,東風-21D。(圖/路透社

實習記者簡立宇綜合報導

中國坐擁2200枚超過《中程飛彈條約》限制的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佔所有飛彈中的95%。美國在2019年8月表面上以俄國違反射程條款爲由,退出協議,然而實際上外界認爲是爲了「制衡中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5日發佈區域安全評估報告,分析中即提到美國欲對抗中國不受控的武器發展

根據《Defense News》報導,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發佈的《中程飛彈條約的終結:對亞洲的影響》分析中提到「中美關係」、「北韓日本政策」等區域安全問題。報告中估計,中國擁有超過2200枚不受條約限制的飛彈,都將成爲對臺施壓,並讓中國在亞洲佔有相對優勢利器

▼飛彈示意圖。圖爲美國第七艦隊南海發射飛彈。(圖/取自U.S. 7th Fleet)

美國退出條約後,也開始試驗以前被禁止發展的飛彈,有人建議美國能將飛彈部署到亞太地區,來解決競爭失衡的問題。然而報告中也警告,如果把飛彈部署到亞太地區將存在雙重風險:第一是中國可能會將美國的動作視爲威脅,「增加中國做出迴應的可能性」;第二是美國的部署行動可能演變成美中軍備競賽輪迴,導致鄰近地區不穩定。

美國脫離條約限制後,亞州盟友合作伙伴可能因爲擔心中國施以外交經濟報復,而不願意讓美國在其領土放置飛彈。報告中也提到,美國如果不開發部署條約禁止的武器,就更不可能把中國逼上談判桌了,因爲北京政府本就對於參與戰略與軍備控制興趣缺缺。

《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於1987年由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前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簽署,承諾限制部署射程500到5,500公里的核子飛彈與傳統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