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市場風向轉變 工料續漲但案量減 包商態度軟化

南臺灣營造廠近年發包成本

新冠疫情迄今四年來,鋼筋、水電和模板工資、及房屋造價成本,已分別上漲25%至122%,在政策打房、案量減少、及臺積電高雄廠建程延後等三大因素影響下,營造市場原本「包商是王」態勢稍有變化,「現在至少願意來報價了!」只是水電和模板工資高高在上,營建成本「止漲轉跌」,不知伊于胡底。

以營造廠發包的成本來看,南臺灣住宅建案興建每戶水電工資在疫情爆發時已達45萬元,並從2020年一路挺進到目前至少100萬元,四年間暴漲122.22%。

模板工資也從2020年的每坪9,000元,直達目前的1.45萬元,4年內大漲61.11%;整體的工料上漲,連帶使得15層樓的大樓造價,從2020年的每坪12萬元,上漲到目前的15萬到16萬元。

過去的三年,是各大小建商最痛苦的時期,「要發大包,沒有包商要報價!」華友聯執行副總經理吳家德表示,包商的理由是,建案和工程都接不完了,沒有工人,「我報價做什麼?」

他說,去年迄今由於政策打房、房市欠佳,申報開工建案數量一年大減40%,加上臺積電高雄廠建程延後等三大因素,讓營建包商態度稍微放軟,「總算願意報價接案了!」

只是,今年的水電工資仍維持在每戶至少100萬元的高檔,模板工資續漲至每坪1.45萬元,推升大樓造價漲至每坪16萬到17萬元,續漲6.67%到13.33%。

「只有鋼筋料價和土方價格走跌」,爲確保工程和興建成本,吳家德表示,華友聯等五大包發包完成,地下室完工,確認成本,才考慮開始預售。據瞭解,有些北部建商要等整體工程完成70%,纔會開賣,甚至先建後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