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十年蝶變:科創一期基金DPI明年過1,又新募了10億

「暗涌Waves」獲悉,2月29日,英諾天使基金宣佈科技創新二期基金(簡稱科創二期)完成第二次關閉,規模超10億元人民幣。

二期基金的LP包括中金啓元、北科創母基金、朝陽科創母基金、大興發展引導基金在內的母基金(出資額佔60%),九安醫療、中新集團、大家樂、雪迪龍在內的產業投資方,紅杉中國、IDG資本、海松資本等在內的知名投資機構以及其他市場化機構。

據瞭解,新基金投資領域將繼續專注於科技創新領域的早期投資,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先進製造(機器人/航空航天等)賽道。其已投資13個項目,60%投於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項目各佔20%。

二期投資方向基本與科創一期基金趨同,但規模是一期的3倍。一期基金規模3.6億,於2020年4月開始投資,已投資38個硬科技項目。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告訴「暗涌Waves」,一期基金預計2025年DPI超過1。一期投資項目蘇州珂瑪已於2023年1月過會,2024年將完成上市。

成立於2013年英諾天使基金走過十年,已然進化成了一家嶄新的基金:在募資端,完成從個人LP到機構LP(尤其是國資和地方政府)的轉變;在投資端,英諾前五年和後五年經歷截然不同的發展階段,演化出涇渭分明的投資策略,從科技、互聯網、文娛、消費並重到只投科技;而在退出端,從被動退出,轉爲一級市場爲主、二級市場爲輔,並被證明是奏效的方式。

2018年底,英諾內部覆盤了前五年投過的項目,發現科技項目的回報普遍更高,收穫鎂伽、阿丘、智行者、推想科技等代表性案例。加上團隊多是清華理工科背景出身,因此堅定了自己的能力圈和基因全在科技。

2019年開始聚焦到科技領域,賽道從什麼都投(互聯一切、智能一切、娛樂一切)到專注科技創新,投出天兵科技、青禾晶元、埃芯半導體、西湖未來智造、蘇州珂瑪等案例。科技項目投資佔比從2018的50%飆升到2019年的90%,而這一數據在2023年是100%。英諾統計發現,後五年成立基金投資項目,獲得後輪融資的比例更高。

與一些天使投資機構不同,英諾過往擅長以VC的打法來做天使,如今打法繼續更新:由隨機發現創新,優化爲“自頂向下”研究驅動,找到一個行業的關鍵創新點和好的團隊,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英諾的成立起源於清華,初心是想要幫助清華校友創業。現在,英諾的投資範圍已經遠遠超出清華圈,清華校友依舊是英諾投資項目的重要來源。

讓英諾煥然一新的,還有一套數字化投資管理系統。該系統涵蓋了基金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從投前項目跟蹤,到項目投資決策流程合規、投後項目管理、服務與退出;從LP的數據彙報,到團隊的業績評估與分配;通過系統不僅可以沉澱對投資認知,也可以更有效地賦能被投企業。

未來十年是英諾可投資金最充裕的時期。不過李竹提及,二期基金規模雖大,但投資項目會控制在40個以內,這意味着會在優質項目上持續重倉,單一項目平均投資額在1500-3000萬元。

如今硬科技投資雖然熱鬧,但真正紮實投硬科技的早期基金越來越少。李竹認爲,當下大環境處於低谷期,流動性缺乏,退出通道週期性收縮,低垂的果實沒有了,這可能是最難的時代。同時,這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科技創新已成爲國家發展的共識,中國開始進入科技大航海時代,同時AI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和多個行業範式的改變,未來幾年將是早期投資尋找穿越週期的創新的最好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