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創投即將完成10億元新基金募集,技術派12年堅守早期科技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即便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募資市場持續承壓的大環境下,仍有早期人民幣基金逆勢完成募資。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九合創投12週年年會上獲悉,九合創投即將完成第五期人民幣基金募集。目前,新基金的募資金額已達8億,有望在近期內完成整體近10億人民幣的規模。

據瞭解,自2011年成立以來,九合創投持續聚焦技術變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從個人到機構化、從天使到早期、從北京總部到全國辦公室,九合創投在12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進化。

截至目前,九合創投共管理5支人民幣基金和1支美元基金,被投企業超過300家,在人工智能與硬科技、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賽道的交叉佈局能力正持續得到驗證。

堅持底層技術基因精準投資落子,新基金LP復投率超50%

九合創投由被稱爲“百度七劍客”的王嘯所創辦,2011年,看到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的王嘯離開百度,正式成立九合創投開始做早期投資。

作爲一家行研驅動的早期機構,九合一直保持着獨特的認知和洞察力。九合的底層認知框架源於“計算”的座標系,隨着計算對不同產業的滲透,從而不斷拓展賽道,包括先進製造、生物技術、能源科技等。

“我們從成立第一天起就堅持底層的技術基因,對技術脈絡的把握和對商業週期的判斷,使得我們的投資總能落在精準的點位上。”王嘯表示,九合創投12年來,始終能保持比市場領先6-12個月的投資節奏。每週定期行研會以及每日信息拉齊機制,確保了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快速流動,依託這一機制,團隊時刻保持對市場及行業的敏感度,讓團隊在工作中能快速跟進、快速轉向,達成投資策略上的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有前瞻性戰略佈局能力和較強風險規避能力的九合創投,獲得LP的持續青睞。據悉,本次的五期人民幣基金以市場化LP爲主,出資方包括百度集團、元禾辰坤、九安醫療等在內的市場化母基金、上市公司、產業資本、高淨值投資人等多元化資本,LP復投率超過二分之一。

雖然新基金得到了衆多LP認可,但是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表示,九合對第五期人民幣基金規模仍然保持着相對剋制的態度。

“基金規模的穩步增長、募資節奏的穩健,這是我們一貫所堅持的,我們希望從募資、投資、投後管理到退出是一個健康的可持續循環。”王嘯說。雖然可以募得更多,但是九合一直遵循“超配”原則,即保持管理能力大於管理規模,以投資爲本、以回報爲結果導向。

截至目前,九合創投五期人民幣基金已在AI、具身智能、芯片半導體、低空經濟、先進製造等多個前沿領域進行佈局。該基金已經投資近20個項目,這些項目在產品能力和下一輪融資方面,都有着不錯的表現。

新浪潮中,重點關注用生成式AI拓展創新邊界的應用場景

自2016年起,九合創投就開始佈局AI,陸續投資超過幾十個相關項目,經歷了AI從相對低谷到新浪潮的不同時期。第一波分析式AI興起時期,投資了鷹瞳Airdoc、Momenta、一流科技;當前生成式AI浪潮下,又提前佈局了行者AI、井英科技、心影隨形等AIGC公司。

作爲一家以“計算+”爲基礎的投資機構,九合創投始終關注“計算演進”帶來的結構性變革。團隊認爲計算正從一種輔助性質的工具,逐步演進爲從神經網絡算法涌現出的一種“類似人類”的工作方式,而未來涌現出來的超級模型和超級智能體,更是會打破個體的生命經驗和知識密度。

在當天的年會現場,九合創投發佈了《不朽的計算》報告,分享了關於AI未來發展的預判和認知。報告中指出,如果說計算的第一個時代是 PC 時代、第二個時代是互聯網時代,計算的第三個時代就是 AI 時代。

在 AI 時代,創造的智力成本幾乎降低到零。同時,生成式 AI 也是開放多元去中心化的,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和使用,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用 AI 來創造出高質量的內容,這將極大地提高人類的創造力和效率。

九合認爲新的AIGC時代,AI將成爲下一代計算平臺,智能體本身將不止於提升生產效率,而是有可能作爲新興超級生產力真正參與到經濟生產與社會生活中,重塑所有與人工創作和智力決策的業態。相信,每一代新的技術基礎設施更迭都會帶來上層應用的涌現,而生成式AI將重構人類社會。

當下,正處於平臺轉變的初期階段,九合重點關注能夠利用生成式AI拓展創新邊界的應用場景。王嘯認爲,通用的模型能力、垂直場景的產品開發、自我閉環的數據反饋,是跑通當前大模型應用的必要條件。

“我們認爲,大模型是一種能力,大模型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場景。所以把大模型用好,在應用層和To B中用好,根據每個行業的數據對它進行調優,商業化會存在大量的機會。”王嘯在現場演講時說。

在他看來,把大模型用好,在各個領域當中出現一些規模化應用的機會是存在的,所以本質是要回歸到產品、迴歸到場景、迴歸到服務上。基於這種認知,九合創投也一直在投應用型的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