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金融科技競爭加劇 AI大模型成新賽點

證券時報記者 黃鈺霖

上市銀行2023年年報披露進入下半場,各銀行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情況受到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據13家上市國有行及股份行年報數據統計發現,絕大部分上市銀行2023年繼續加碼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同比上升,人才隊伍持續壯大。

作爲推動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金融科技處在多數上市銀行重要戰略位置。有多家銀行傳來喜報:2023年,金融科技在銀行業營銷拓客、風險管控、業務協同等方面卓有成效。

拉鋸賽仍在持續,業內人士表示,以AI(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爲代表的新興技術,或將成爲上市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的下個賽點。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數據發現,工行、建行、農行、中行等四大國有行持續領跑金融科技領域投入,2023年投入金額分別達272.46億元、250.24億元、248.5億元、223.97億元,同比增幅達3.83%、7.45%、7.06%、3.97%。

總體來看,上述已公佈年報的上市銀行中,超半數在2023年加大了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

其中,中信銀行去年投入達121.53億元,同比增幅38.9%,增速在上市銀行中處於領先地位;民生銀行、渤海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幅緊隨其後,分別爲27.19%、11.11%。

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行去年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有所放緩,分別投入142.26億元、58.15億元,同比下降0.29%、5.09%。此外,平安銀行則連續兩年在該領域減少投入,2023年投入63.43億元,同比下降約8.46%。

對於部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緩,萬聯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郭懿告訴記者,目前全行業正處盈利增長平臺期,因此銀行需要不斷強化成本的管控,保持利潤平穩增長。同時,招行等股份行均爲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前期投入較大,因此短期增速的放緩是正常現象。

從金融科技投入佔總營收比重來看,中信銀行、交行、渤海銀行均超5%,分別達5.9%、5.64%、5.6%;招行、民生銀行則在4.5%左右。其中,交行、民生銀行年報顯示,2023年金融科技投入佔總營收比重分別較去年上升0.38個百分點、0.99個百分點。

除了加大資金投入,多數銀行在去年招兵買馬,以此增強金融科技領域競爭力。數據顯示,2023年交行、農行、渤海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同比增幅分別達33.3%、32.22%、22.27%、16.85%和12.8%。

降本增效成效漸顯

銀行業投入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推動銀行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也捷報頻傳,多家上市銀行在年報和業績發佈會中披露了相關領域成果。

工行在金融科技領域投入久居行業前列,年報顯示,2023年該行數字化業務佔比已達99%。同時,該行將全量客戶信息和個人賬戶全面遷移至“雲+分佈式”自主可控平臺,實現零售板塊全面架構轉型。

招行董事長繆建民在業績會上介紹,2023年,該行智能化應用節省的人力達到1.7萬人,較2022年進一步節省5000人次人力成本,爲員工減負。

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則在業績會上介紹通過金融科技推動業務部門協調發展的舉措。楊兵兵表示,針對“數字化賦能業務如何評估”的難題,光大銀行去年建設了數字化轉型效能評估體系,實現數字化建設對於業務效能影響的季度評估,讓兩塊業務發展更加協同和緊密。

“總體來說,金融科技可以增強上市銀行經營創利的能力、風險管控力、對客戶的價值度。”蘇商銀行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孫揚對記者表示。

郭懿認爲,從目前成效來看,金融科技對於銀行經營的裨益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升客戶體驗,有利於銀行擴大客羣;二是提升員工效率,降低成本,釋放產能;三是通過大數據的提前分析和預警,做好信貸風險防控。

AI大模型或成新賽點

“AI大模型對於銀行的智能客服、智能投顧、內容生成、數字員工等很多領域都會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孫揚告訴記者。

多家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對金融科技的下一步推進作出戰略部署,其中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技術被反覆提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大模型等技術驅動下的金融新質生產力或將成爲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競爭的大方向,已有多家銀行在該領域做出嘗試。

工行年報顯示,該行2023年加速運營領域數字人、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其中,首個基於大模型的網點員工智能助手上線,全年運營領域智能處理業務量3.2億筆,比上年增長14%。

股份行同樣動作頻頻,興業銀行發佈了百億級大模型ChatCIB,聚焦財富、投資、報告等垂直領域,形成首批AI大模型場景賦能;平安銀行將大模型技術用於審批、運營管理數智化升級、消保降訴、汽車金融AI驗車等場景;招行引入千億參數大模型,用自有語料調優、訓練、適配行內場景,並在專業場景自研百億參數大模型。

此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出席活動時表示,當前金融行業傳統業務發展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行業需要用大模型去提升效率、適應客戶需求變化和拓展新的服務空間及場景,不是爲科技而科技,而是關注在業務端、管理端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