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奇擬24.3億元入股力帆,曠視科技的智駕野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國內AI“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在IPO的道路上歷經波折,五年鏖戰仍未果。然而,近期的兩則消息卻爲這家AI獨角獸企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根據上交所7月8日公告,曠視科技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雖然仍未有新進展,但這也能反映出公司IPO進程仍在持續推進。
此外,本月初,曠視科技的創始人印奇擬作價24.3億元受讓吉利旗下公司所持有的力帆科技(601777.SH)部分股份。一旦交易完成,印奇將成爲力帆科技的第三大股東。
交易背後,除了資本層面的擴張,曠視科技與力帆科技未來在產業鏈上協同的可能性也值得關注。
受訪人士認爲,力帆科技在汽車製造的佈局,未來有望與曠視科技在AI技術上實現融合。曠視科技的AI技術也將有更多的落地空間,實現從技術到產品的轉化,進一步推動公司的商業化進程。
7月9日,一位曠視科技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智能汽車相關業務上,公司已經在跟一些車企談合作。“現在這部分我們主要切入的就是AI視覺這一塊,尤其是很多現在車企也要做一些降本,我們(主打性價比)的方案,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利於這個市場。”
此外,市場傳聞力帆科技或將整合高合汽車,若此消息屬實,力帆科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勢力將進一步壯大。這對於曠視科技而言,無疑是新的機遇。
24.3億元入股力帆
7月2日,力帆科技發佈了股份變動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力帆科技控股股東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滿江紅基金”)發生了合夥份額變化。
具體來看,滿江紅基金的五家有限合夥企業擬將其持有的滿江紅基金合計50.94%的財產份額,全部轉讓給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吉利產投”)。
此外,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利科技”)擬向重慶江河順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江河順遂”)轉讓江河匯100%股權。
在本次轉讓前,滿江紅基金的出資結構較爲複雜,股東多達8家。而轉讓後,股東縮減至5家。吉利產投持有的滿江紅基金財產份額爲50.94%,重慶兩江產業發展集團持有36.18%份額。
與此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控股股東仍爲滿江紅基金,實際控制人仍爲重慶滿江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滿江紅”),後者股東爲重慶市政府所持有的重慶兩江基金以及吉利集團。
而本次股份變動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印奇通過其實際控制的江河順遂受讓了力帆科技共計9億股,對價24.3億元,相當於每股2.7元。而在7月2日,力帆科技的股價爲3.69元。
印奇是曠視科技的創始人之一。此時的曠視科技,正在苦等一張A股的“門票”
根據曠視科技招股說明書,GagaandInch’s、OpxitanHoldings、YoumuHoldings共持有公司16.83%股權,爲公司控股股東,印奇、唐文斌和楊沐分別直接持有這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曠視科技創立於2011年,三大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均來自有着“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讚譽的清華“姚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1年至2020年,曠視科技先後完成10次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9.3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中銀集團、工銀資管(全球)、啓明創投、紀源資本、阿布扎比投資局等。
在完成D輪融資後,曠視科技正式踏上了IPO之旅。而相較於AI“四小龍”中的其它三家“小龍”,曠視科技的IPO之路顯得波折許多。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兩個月後,因被列入“實體清單”而遭到問詢。即便公司就相關風險進行了回覆,但同年11月,曠視科技首次聆訊並未獲得港交所通過。
公司隨後將上市目標轉向A股市場,2021年3月,曠視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同年9月,曠視科技過會並提交註冊。
在提交註冊後,曠視科技連續收到證監會的問詢,主要涉及關聯交易、業績問題以及數據安全等敏感性問題。此外,由於財務資料有效期問題,曠視科技的發行註冊程序也一度被中止。
在此期間,公司多次更新財務數據,但一直未有進展。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公司在人臉識別、智能安防等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和市場地位,但市場對AI企業的審覈標準較高,對盈利能力和商業化前景有着更爲嚴格的要求。
此外,AI行業的投融資環境也趨於冷靜,投資者對AI企業的估值和預期逐漸迴歸理性。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曠視科技的IPO進程一再推遲。
而進軍炙手可熱的智能汽車賽道,或是曠視科技的破局手段之一。
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多位受訪人士認爲,從表面上看,入股力帆科技是一次簡單的股權交易,但背後可能隱藏着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智能汽車行業,是曠視科技近年來重點佈局的賽道之一。“汽車工業的一次升級,AI+的又一次行業性革命”,曠視科技官網顯示。
目前,曠視科技的智能汽車行業解決方案,已經覆蓋刷臉解鎖及啓動、智能識別駕駛人、駕駛員異常檢測等場景。
2018年11月,曠視科技曾公開展示車載AI視覺解決方案,包括基於車載系統和駕駛過程的人臉解鎖、賬戶切換、駕駛員識別、多模態交互等功能。
2021年初,公司開始發力智駕方案。2023年,曠視科技首次公開透露其智能駕駛領域的進展。
2023年8月,曠視科技智駕業務總裁劉偉曾對媒體表示,公司智駕部門已有數百名員工,大部分爲算法研發人員,還有一部分交付人員。
據劉偉當時介紹,公司解決方案分爲三個配置:標準版、專業版和旗艦版,全部面向L2+。其中,標準版和專業版的方案中均不帶激光雷達,成本相對較低,主要服務於10萬-30萬的車型。
他表示,曠視科技的智能駕駛方案走的是一條性價比的道路,即將相同技術指標要求的硬件成本儘可能降低,強調量產和規模化的輔助駕駛方案。
“希望2025年的時候,我們能做到行業前三。”劉偉曾談道。
今年3月,印奇也曾在公開場合表達對智能汽車領域的重視。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長時間的科研積累,需要算法、系統、硬件等多個層面的全方位技術能力。曠視科技已構建起涵蓋算法、系統和硬件的全棧式技術體系。
其中,在硬件層面,他提到,“曠視積累了大量機器人研發的底層核心技術,並圍繞傳感器、工業機器人、智能汽車構建了軟硬一體化產品體系。”
在這一領域,曠視科技已有新成果浮現。
7月9日,一位曠視科技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智能汽車相關業務上,公司已經在跟一些車企談合作。“現在這部分我們主要切入的就是AI視覺這一塊。”
“尤其是很多現在車企也要做一些降本。我們的方案,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利於這個市場。”上述人士稱。
基於如此背景,印奇擬入股力帆科技,更讓人遐想連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市場消息稱,力帆科技或將整合高合汽車。高合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產品定位較爲高端,如果傳聞屬實,那麼力帆科技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一步壯大勢力。
“力帆科技在汽車製造領域擁有一定經驗和資源,通過引入AI領域的股東,有望藉助AI技術實現產品升級和創新;對於印奇而言,入股力帆科技也有望爲曠視科技的技術應用提供更多落地空間。”有受訪汽車行業人士認爲。
其分析道,在智能駕駛、車聯網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爲汽車帶來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功能、更智能的人機交互體驗以及更高效的車輛管理系統,反之,在實際的汽車場景中,AI技術也能得到驗證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