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爲山東九地市提供養老資金全程監管服務

近日,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對養老機構預收費進行規範管理。據悉,山東省內包括聊城在內等多地市基於銀聯商務提供的養老資金監管解決方案,已率先落實養老行業監管、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要求,爲老人養老“錢袋子”紮緊“安全繩”。

近年來,養老機構日漸增多和普及,個別養老機構在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的過程中,時有出現資金管理不規範、資金鍊斷裂等情況。從2022年起,銀聯商務就充分發揮自身多年在政務服務及資金監管方面的項目經驗和技術能力優勢,率先爲山東菏澤提供養老資金監管服務,相關服務方案還陸續應用落地到煙臺、濱州、棗莊等地。最近,該養老資金監管模式又在山東聊城上線應用。根據山東省聊城市民政局對養老資金監管的需求,銀聯商務爲其搭建上線了面向民政局、養老機構、資金監管合作銀行、老年人及其家屬的“聊城市智慧養老預收費監管平臺”,通過對資金監管專用賬戶的押金、預收服務費的全流程監管,確保養老資金安全,有效防範養老機構資金管理不規範、資金鍊斷裂後“退費難”“爆雷”“跑路”等問題,維護養老服務對象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以剛剛上線該平臺的聊城當地養老機構“馨泰頤養中心”爲例,老年羣體在入住該機構前,可通過掃描銀聯商務定製提供的監管二維碼進入監管平臺前端的H5頁面,快速完成用戶註冊後,就可選擇“馨泰頤養中心”以及入住時間,按週期繳納費用,足不出戶享受養老支付便利;還可通過平臺提供的OCR識別、位置定位、路線導航等信息技術服務,快速定位到“馨泰頤養中心”的機構地理位置,讓養老生活更安全省心。

對養老機構來說,通過銀聯商務搭建的資金監管管理後臺可實現對老年人繳費、退費的實時管理,以及對老年人出入院等相關情況的綜合管理,提高養老服務工作效率;而資金監管合作銀行會按照民政局要求分期解凍和劃轉養老機構的資金,保證養老機構正常運營的同時,實現對養老費用的合理監管。民政部門則可通過後臺實時監管轄區內養老機構預收費資金使用情況,實現對數據的統計和監測,爲養老服務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從而提高養老服務的數字化運營水平。

目前,銀聯商務養老資金監管解決方案已全面覆蓋菏澤、煙臺、濱州、棗莊、聊城等省內9個地市的800餘家養老機構,爲3萬餘名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養老服務。一直以來,銀聯商務持續發揮“支付+科技”服務優勢,早在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廈門、黑龍江等全國多地上線包括教育資金監管、駕培監管、房產資金監管、食品安全監管等系列政務服務項目,用科技化、信息化的解決方案助力各地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方位賦能政務服務數字化升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