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巨頭紛紛進入AI眼鏡,芯片和續航仍是主要瓶頸
中新經緯11月20日電 題:巨頭紛紛進入AI眼鏡,芯片和續航仍是主要瓶頸
作者 尹航 中關村在線智能PC與硬件分析師
有消息稱,小米正計劃推出新一代AI眼鏡,該產品或於2025年發佈。小米、百度等科技巨頭涌入AI眼鏡這一新興領域,引發了廣泛關注。AI眼鏡行業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與其他智能穿戴設備相比,其發展潛力如何?
高速發展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已有明顯體現:自2024年9月20日以來,AI眼鏡概念板塊已經連續上漲三個月,單日成交額也從最初的87.50億元飆升至286.89億元,充分顯示出資本市場對這一領域的看好。
從產品特性看,與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等傳統智能穿戴設備相比,AI眼鏡與人工智能、AR/VR等多種前沿技術融合度更深,爲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互體驗。與2018年前後的VR頭盔顯示器(以下簡稱“頭顯”)時代相比,AI眼鏡解決了長時間佩戴舒適度不佳這一關鍵問題。如今,在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上,佩戴AI眼鏡的乘客越來越多,這在VR頭顯時代是難以想象的。
此外,顯示、芯片、光學等解決方案的日益完善,拓展了AI眼鏡在醫療、教育、娛樂、消費等多個領域的廣泛的應用前景。據專業機構預測,到2029年,AI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1067.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8.56%。這一預期對於AI眼鏡這種智能穿戴設備來說無疑是相當出色的。可見,AI眼鏡正處在長期發展趨勢的開端。
然而,AI眼鏡行業的發展也存在不小的挑戰。在技術方面,隨着AI應用的不斷深入,對芯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實時計算和雲端AI計算的加入,也使得續航能力成爲新的挑戰。
舒適度方面,雖然AI眼鏡對比頭顯,舒適度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而從市場前景來看,全球不同地區對AI眼鏡的市場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在經濟及消費水平都較高的地區,用戶對於娛樂和消費的需求呈現多樣化、高精尖的趨勢,對AI眼鏡的接受度也更高,而在購買力有限的地區,AI眼鏡的市場需求可能受限。
展望未來,AI眼鏡行業的長遠發展取決於技術進步與創新能力。
其中,大模型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大模型是推動AI眼鏡細分領域發展的底層動力,其多元化和針對硬件的優化直接影響着AI眼鏡的應用生態和用戶體驗。同時,大模型所需的算力也推動了AI眼鏡相關硬件的發展。AI眼鏡的軟件、硬件和用戶體驗三個環節都與AI大模型密切相關,因此掌握運用大模型成爲AI眼鏡發展的關鍵。
光學顯示也是AI眼鏡的核心技術。光波導和Birdbath是兩種主流方案。光波導技術具有真實的AR顯示效果、高圖像清晰度和亮度以及大視場角和深景深等優點,但技術難度大、成本高。而BirdBath(共軸空導光學成像)技術則具有簡單的光學結構、較低的製造成本以及良好的圖像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但視場角相對較小,可能存在圖像畸變和亮度不均等問題。未來哪種技術將佔據主導地位尚難預測,但兩種技術的差異化有助於產品細分化,滿足不同定位的產品需求。
此外,AI眼鏡與其他智能設備的融合發展也至關重要。AI眼鏡的發展趨勢在於打通各種鏈路,實現跨設備、跨生態的協同發展。正如蘋果所展示的那樣,通過Apple vision與Iphone、iOS系統的深度整合,AI眼鏡的應用邊界得到了極大拓展。因此,未來的AI眼鏡不僅需要具備強大的本地化算力,還需要能夠兼容、支持多種設備,實現多元化的發展路徑。這將爲AI眼鏡帶來無限的可能性與機遇。(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