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近代中國文化的九大根基

哲學家斯賓諾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現在與過去不同,請了解過去。”

1840年以來的中國,遭遇了史無前例的中西碰撞,也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古今困局。現在、未來的中國究竟如何變得更好,取決於我們對過去有多少了解。

然而,知易行難,受困於視野的侷限,看清傳統中國文化並不容易。

所幸,在絕版許久、新近復活的經典之作《中國文化的展望》中,殷海光梳理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九大基線。所謂基線,就是根基。這些根基,既是財富,也是詛咒。它們成爲了近代以來,中國文化困境與未來走向的大背景。

根基一:大家族制

傳統社會中,中國人的“家”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大家族。

幾世同堂的大家族中,人們在同一屋檐下,甚至同一個房間裡生活。錢一起花,地一起種,孩子一起帶,上百人相互視對方爲親人。

在家族內部,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空間上,人與人之間、人與家之間都沒有界限感。按照殷海光先生在書中的說法,就是“自發自動地感受到與家是一體的”。家束縛了人的個性,但同時也會給人以安全感和滿足感,家滿足了人的絕大多數生活需求和社交、情感需求。我們動輒喜歡談“家和萬事興”,正是源於此。

根基二:長老至上

大家族,必然有大家長。中國社會演化緩慢,年齡往往代表了經驗與智慧,因此老人成爲了家的核心。在關係固化的熟人社會中,按輩分、年齡劃分等級也最容易,因而中國家族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差序格局。

這樣的格局稍微向外擴展,就形成了以鄉紳爲核心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一般人發生糾紛寧願訴諸長老或鄉紳來排解,而不願訴諸法律以至在公堂相見”,中國人對“打官司”的忌諱,就是這種治理體系的結果之一。

根基三:看重面子

一切文化都有地位與聲威要求,中國文化發展且表現得最爲強烈。中國文化分子最“愛面子”,可以說,“面子”是中國文化人的第二生命。

爲了面子,中國人常常可以輕易犧牲現實利益,甚至於犧牲對“真假是非”的追究。

在國家層面上,面子還被上升到了制度層面。例如清朝竟會因使節不肯跪拜這樣的事情,不惜與西方決裂甚至引發戰爭。

▲因禮節的不悅,馬嘎爾尼將中國描繪爲頑固帝國

根基四:兩性壁壘

傳統社會中,兩性地位的區分往往非常嚴格,中國近代社會也體現了這種壁壘森嚴的兩性區隔。

例如,在制度上,男女常被區分對待,從最高的皇帝,到基層的官吏,女性都沒有機會染指。在認知上,強調和放大男女的差異,“把男性看做陽,女性看做陰。文學的描寫更對女性製造了一種神秘的氣氛。”在習俗上,重男輕女,女性不但話語權不足,甚至在繼承權上都要大打折扣。

根基五:圈子心態

中國傳統社會帶有很強的圈子社會特徵。例如,人們對圈子內部和外部的態度截然不同;在決策時感情因素大於道理因素;圈子裡的人爲其他人提供全面的價值而非特殊化的價值;注重傳統習慣而非理智衡量;注重身份而非契約;把一些行爲賦予神聖化的意義;有固化的成見;做事更注重道德動機而非結果動機……

圈子社會構成了我們重血緣、地緣、業緣的關係心態。

根基六:厭惡個性

中國文化中,人們對個性、與衆不同、獨特想法有着很深的厭惡與恐懼。殷海光在書中認爲:“傳統中國的社會文化要求文化分子在行爲、衣着等方面須同人一樣。如果有異言異服的,就會受到社會的譏諷”,被視爲妖怪。

這種觀念也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制度領域,表現就是對制度上的創新口伐筆誅,以至於康有爲的改革也不得不假託古人的慣例。

根基七:自我封閉

中國文化由於缺少與其他先進文化的交流,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封閉。殷海光在書中說:“如果一個羣體的人一輩子只聽過一種言詞,只讀過一種經典,只看過一種樣品,那麼他將會以爲這個世界就是他所見所聞的那個樣子。”這就是所謂的“夏蟲不可以語冰”。

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反應越發定型,結果就是拒絕變革。“這樣的社會對於發展出嚴厲的社會控制是一個有利的溫牀。當社會控制一旦建立起來,文化的固定性也就隨之增長。”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社會越發自我封閉,越來越拒絕變革。

根基八:等級分明

中國傳統社會有着相對比較清晰的社會階層。

例如,農民是最大的階層,但其中很少人可以通過勤勞和經營向上流動到鄉紳階層;但鄉紳階層則可以通過讀書考試成爲儒士官吏,這就是普通人的最高階層了;再向上的皇帝皇族則是世俗罔替,血緣傳承。

同時,農民階層也可以向下流動,成爲無賴分子。無賴分子、農民甚至官吏,可以通過造反當上新皇帝,或是被招安成爲官吏。這就是中國社會階層的簡化模型。

根基九:華夷之辨

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一定程度的排外,但中國近代文化中,基於華夷之辨的排外,相對於西方更加明顯。

殷海光認爲,文化交流融合程度比較高的文化中,排外就會弱一些,而中國作爲一個地理上封閉,周邊缺少發達文明從而導致文化上交流較少的文明,自古以來便有輕視其他民族的天下觀,因此對於其他文化有一種摻雜着鄙夷與害怕的複雜感情。這種複雜感情在義和團運動中達到了頂峰。

當下,這種民族主義情緒依然很激昂。

帶着這樣的文化根基,中國走向了與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碰撞。那麼,在中西文化碰撞之後,又發生了什麼?碰撞之後的中華文化,又將走向何方呢?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展望》這本書中所要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