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廠帶活一座城(元首外交 大國風範)

本報記者 韓維正 高 喬

在多瑙河與摩拉瓦河的交匯處,坐落着塞爾維亞小城斯梅戴雷沃。城裡有塞爾維亞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成立於1913年的斯梅戴雷沃鋼廠。

進入廠房,機器轟鳴,熱氣蒸騰,眼前一派繁忙。很難想象,被譽爲“塞爾維亞的驕傲”的這家企業,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

轉折發生在8年前。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收購斯梅戴雷沃鋼廠。在中方幫助下,這家百年老廠起死回生,書寫了“中塞一家親”的友誼佳話。

日前,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30名塞籍職工代表致信習近平主席,介紹鋼廠發展近況及對當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貢獻,表達對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和促成該項目的感激之情。4月29日,習近平主席覆信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塞爾維亞籍職工,勉勵他們爲中塞友誼作出新貢獻。習近平主席強調,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良好發展,是中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習近平主席覆信令斯梅戴雷沃鋼廠職工深受鼓舞。鋼廠職工們表示,這封覆信讓他們對鋼廠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們將繼續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澆築塞中鐵桿友誼。

“中國合作伙伴帶來了新的希望”

2016年6月,斯梅戴雷沃鋼廠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數千名鋼廠工人和家屬、當地市民夾道歡迎,習近平主席車隊駛入了一片熱情的海洋。一路上,大家說得最多的,是“歡迎”與“感謝”。這份真摯,源於中國好朋友在危難時的出手相助。

上世紀90年代末,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管理不善等原因,斯梅戴雷沃鋼廠經營陷入困境,政府不得不每月補貼1000萬美元維持這家企業。一位工友說,爲了挽救鋼廠,塞爾維亞政府組織了多輪國際招標,均未成功,“最後,來自中國的合作伙伴帶來了新的希望”。

就在習近平主席到訪的2個月前,中國河鋼集團正式出資4600萬歐元收購這家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簡稱河鋼塞鋼),5000多名面臨失業的鋼廠員工重返車間。

爲了表達感謝,工人們用本廠生產的鋼材爲習近平主席“定製”了一份禮物——斯梅戴雷沃鋼廠剪影紀念牌,上面刻有鍊鋼高爐、排氣煙囪、加工車間等廠房的輪廓剪影。

河鋼塞鋼首席運營官米哈伊洛維奇對當時的情景印象深刻:“我們所有的員工都非常興奮!我向習近平主席保證,所有人都將全心投入工作,利用這座工廠百年曆史積累下來的經驗,盡一切努力讓這個項目取得成功。”

“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作爲中方運營團隊9名成員之一,時任河鋼塞鋼市場部部長高峰坦言,雖然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踏進鋼廠時還是心頭一沉。

“我剛到鋼廠時,廠房裡陳舊的設備、塞方同事期盼的眼神,都讓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高峰說,如何讓鋼廠發展“邁開步子”,是中塞雙方運營團隊的共同任務。

針對鋼廠設備陳舊、工藝落後的問題,中方運營團隊協調技術專家對生產設備進行徹底的“把脈問診”,從“修修補補”到“拆舊換新”,再到實施綠色高效生產工藝改造,幫助鋼廠多方面查找和解決問題,聯合制定改進方案。

運營團隊一套“組合拳”,激活了河鋼塞鋼的潛能——2017年,鋼廠產鋼147萬噸,實現營業收入6.52億歐元;2018年產鋼177萬噸,突破歷史紀錄,實現營業收入8.93億歐元,對塞爾維亞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1.8%。運營8年來,河鋼塞鋼營收超過60億歐元,連續4年蟬聯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成爲中塞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

2022年,歐洲金屬板材加工技術展覽會上,河鋼塞鋼展位吸引衆多客商駐足參觀。米哈伊洛維奇還保留着當時的現場照片,經常拿出來看看。“這幾年,市場形勢比較嚴峻,可我們從未停止生產,不僅保持了穩產態勢,還贏得了許多客戶信任。”

“朋友是時間的果實”

從貝爾格萊德大學畢業的亞歷山大,帶着家族對斯梅戴雷沃鋼廠的感情,選擇回到河鋼塞鋼從事軋鋼相關的技術工作。“我的外公揚科維奇開了40多年天車,他總是能精準高效地把鋼卷吊裝到指定位置,認爲這是自己最大的成就。”亞歷山大說,“我們全家都爲他驕傲,我也爲自己是河鋼塞鋼的職工感到自豪。”

河鋼塞鋼不僅成功保住了鋼廠5000多名員工的飯碗,也讓斯梅戴雷沃這座“鋼鐵小城”煥發活力——當地每年新增約200個就業崗位;該市10萬多人口中,平均每5人就有1人的工作直接或間接與河鋼塞鋼相關;全市失業率由18%降至6%;年財政收入達到原來的2倍多。

收入水平步步高是最實在的獲得感。內德利科·戈爾迪奇在斯梅戴雷沃經營着一家餐廳。他說:“過去幾年,我這兒的生意越來越好。鋼廠員工的工資不斷增長,大家也更願意花錢了。每天下午5點以後,我的餐廳經常客滿到深夜。”

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蝶變,印證着中塞傳統友誼。不只是這座鋼廠,橫跨多瑙河的澤蒙—博爾察大橋,被當地人親切地叫作“中國橋”;匈塞鐵路穩步推進,便利了兩國民衆互聯互通;E763高速公路,是塞爾維亞通往出海口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塞,極大推動了塞中關係發展,自那以後,雙邊貿易增長了3倍,塞爾維亞經濟增速連年在歐洲國家中位居前茅。”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曾動容地說,“任何壓力和困難都不會改變塞中鋼鐵般的友誼,都不會改變塞方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中國有句老話:“患難見真情。”塞爾維亞有句俗語:“朋友是時間的果實。”8年過去,斯梅戴雷沃鋼廠的員工們仍記憶猶新——

面對臺下滿懷期待的工人,習近平主席堅定地說:“言必信、行必果。我們承諾的事情,包括引進先進技術、開拓更廣闊市場、保障當地就業、惠及廣大民生,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