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猴族壯大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誘捕獼猴微創結紮

臺灣獼猴近年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族羣數量持續增加,發生搶奪遊客及商家食物案例上升。圖/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嘉義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近年深受臺灣獼猴搶食、攀折櫻樹及大啖櫻花之亂,猴羣數量持續增加,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爲抑制園區內猴族擴張,今年9月起將有搶食紀錄的孤猴誘捕,做內視鏡絕育,目前有3只成猴已結紮,但猴羣活動範圍仍持續擴大,嘉義分署籲遊客勿親近接觸餵食。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表示,經調查遊樂區內臺灣獼猴族羣數量增,發生猴子進入超商拿取食物、廟宇貢品、翻找垃圾、搶奪遊客商家食物等情形上升,爲抑制猴羣擴張,9月起誘捕有搶食紀錄的孤猴,設置誘捕籠包含祝山平臺、小笠原山、沼平公園及受鎮宮香林服務區周邊。

嘉義分署指出,至今園區內已有2公1母猴完成絕育,手術是採用傷口小、痛苦少的內視鏡微創結紮,符合絕育猴子的體重須10公斤以下,年齡爲1歲至10歲間的成猴,結紮後剪耳作爲標記,其過程同時檢測是否帶有人畜共通傳染性病原,目前3只猴子均爲陰性。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祝山、沼平、香林服務區是「猴出沒」熱點,嘉義分署爲守護遊客安全,啓動複合式防制,去年9月委專業團隊做獼猴分佈調查及危害防治計劃,今年3月組成驅猴大隊,每日派員在遊客動線巡邏友善驅離獼猴。

嘉義分署強調,目前統計沼平猴羣約40只、祝山猴羣約20只及羣外猴和孤猴約20只,約80只猴子棲息園區內,近期園區人員在大門及水山療愈步道也觀察到猴羣活動,因臺灣獼猴具有傳播法定傳染病如狂犬病、皰疹病毒及猴痘等風險,提醒民衆不可任意親近接觸餵食,避免感染人畜共通傳染病。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今年9月起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祝山、小笠原山及沼平公園等區域設置誘捕籠,將成猴做內視鏡絕育。圖/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