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主體 教部推工作坊助教師落實適性教學

教育部委託臺北教育大學辦理國際線上工作坊,透過「Kagan結構式合作學習」,協助教師推動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環境,落實適性教學,逾百人次教師受惠。

教育部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爲落實適性教學及實踐自發、互動、共好的課堂,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臺北教育大學辦理「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劃,112學年度辦理國際線上訓練工作坊,協助教師推動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環境,共68校申請參與、參與教師101人次。

國教署說明,該計劃強調以學生爲學習主體,重視學生同儕互動與主動學習的教學取向,並安排國際線上工作坊,透過「Kagan結構式合作學習」明確的教學步驟,協助教師解決合作學習中班級秩序管理不易、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參與機會不均等問題。

參與教師透過2天的實作研習,體認到選擇操作合作學習的時機及選用方式對教學的重要性,工作坊講師更透過問與答來檢測所學內容,讓參與教師從「結構式合作學習」體認到透過相關策略不僅能增進師生互動,也能讓每個學生對於學習產生責任感。

國教署提到,根據參與教師回饋,Kagan結構式合作學習提供明確、具體及多元的策略,讓教師可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國教署期許教師藉由國際工作坊,學習不同的教學策略,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教學現場,並創造出屬於自己課堂的教學風景。

Kagan結構式合作學習爲美國學者所研發,至今已發展出多種不同形式的分組合作學習策略,可培養同儕正向互動與依賴,學生公平與高度參與學習,以及重視個別學生的學習績效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