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編程能力如何?”券商、基金校招換了關鍵詞

經歷過漫長的校招季,橙子(化名)的感受是,“一定要放過自己,不要覺得讀了名校就必須要拿到一個華麗麗的offer,纔算給自己一個交代。”

當下正是傳統春招季,不少券商、基金已開啓“招兵買馬”模式。據銀柿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開放春季招聘的券商、基金超過20家,但崗位數量相比往年卻少了很多。一名網友統計了今年各家公募機構開放的權益類崗位數,絕大部分是個位數,較兩年前整體減半。而智聯招聘2023年發佈的《金融業就業趨勢報告》顯示,2023屆畢業生簡歷投遞同比增長45.9%,校招職位同比下降33.2%,金融行業平均98人競爭一個崗位。

校招崗位銳減的背後,是證券、基金行業正在經歷的裁員、降薪等一系列調整。機構的用人需求時刻都在變化,年初的計劃到了下半年可能就會有顛覆性的調整,給這兩年金融行業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薛定諤”式轉正

2023年尋找暑期實習崗位時,橙子就感受到,基金、券商開設的實習崗位數量和質量都明顯不如2022年。

每年從3月起,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就陸續開始暑期實習生招募,頭部機構還會把大部分校招名額放在暑期實習生中。因而對於應屆生而言,參與金融機構暑期實習,如果被留用,就能避開競爭激烈、“卷生卷死”的秋招;即便無法留用,也能爲秋招提前做準備。爲了爭取更多的求職機會,應屆生普遍會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暑假參加一份甚至兩份暑期實習。

實習考覈歷來是金融行業招人的必經環節。各公司招聘流程複雜程度不等,通知實習只是漫長流程的開始。據各基金機構招聘官網信息,匯添富基金的招聘流程爲“簡歷篩選-測評-HR面試-業務部門面試-實習考覈-HRD面試-分管領導面試-總經理面試”;銀華基金流程設置爲“筆試-面試-2個月實習考覈-留用答辯-終面”;易方達招聘流程爲“筆試-初次面試-實習考察-滾動發放留用offer”。

各家公司的實習考覈期也不盡相同,短則兩週、一個月,長的超過一年。某頭部券商的研究所,每年分別招募寒假和暑假兩批實習生,寒假實習生動輒實習一年。這家機構往年暑期實習生名額通常爲30人左右,今年直接縮減到僅10人。

去年暑假,橙子身邊許多頭部財經院校的同學都沒能找到實習崗位。而收到實習offer的應屆生們,則必須一邊參加實習,一邊繼續投簡歷、面試,以防止自己陷入無法留用、又錯過其他單位校招的尷尬局面。

“實習留用名額是個玄學。”橙子說。機構的招聘需求與行情密切相關,也和用人單位的經營業績掛鉤,HR提供的留用比率只能作爲參考。承諾答覆期也並不透明,大部分公司不會在暑期實習結束後就立即告知結果,要推遲到年底,根據部門招聘需求和秋招情況確認能否留用。橙子曾經去某家頭部券商面試,部門發出了近30份暑期實習生offer,最後實際到崗的不足十人。HR當時告知,招聘需求是覆蓋目前實習人數的,但最終只留用了2人。

還有一位應屆生在網上回顧了自己的經歷:參加某銀行投行暑期實習,單位宣稱“先實習、先考覈、先錄用”,但他實習了半年一直沒有被通知答辯,由於校招時間緊迫無奈提前離開,後來才知道實習單位今年其實沒有校招名額。

多位證券從業人員向銀柿財經表示,今年各家證券公司基本不招人,投行、行研部門等總部崗位幾乎沒有人員缺口。一位頭部券商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只有分公司營業部開放少量銷售類崗位。因爲業務不多,實習生也持續縮招。一名券商總部員工直言,“現在說能留用的都是畫餅。”

“小衆崗位”不小衆了

橙子認爲,今年校招的一大趨勢是調整預期、轉移目標:原本想去券商的人轉向銀行,原本想去總行的人試着去分行,原本有能力去買方的人去了賣方。

儘管如此,競爭依然是激烈的。據教育部數據,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其中有經濟學學位的本、碩畢業生超過30萬人。但今年校招,不少機構開放的崗位都是個位數。

參與競爭的學歷門檻越來越高。本、碩均就讀於國內知名高校的金融專業的橙子,承認自己的學歷在校招競爭中只能算“一般”。一些頭部基金和券商,僅在國內幾家頭部高校內部開放投遞通道,如申萬宏源公開渠道僅招營銷類崗位,但面向極少數知名高校開放了一系列投研崗位。易方達59個暑期實習生招聘崗位中,除客戶顧問崗外,其餘所有崗位均要求“境內外知名院校碩士及以上教育背景”。

橙子試着轉移目標,放棄競爭“神仙打架”的投研崗位,將目光瞄準券商、基金的中臺產品經理崗。這類崗位在前幾年通常競爭程度較低,對對口實習要求也不高,不少從業者是“半路出家”。

但這樣想的人也不在少數。橙子參加過一場某頭部公募基金中臺產品崗的羣體面試,多位競爭對手有着強相關的實習經歷,與這個“小衆”崗位高度匹配。有的候選人不僅本碩學歷頂尖、形象氣質出衆、有金融理工複合背景,還曾自主創業創收上千萬元,或者運營着萬粉級自媒體賬號。聽完其他人的自我介紹,她一愣一愣的,“那一場都太優秀了,我第一輪就掛了”。

一些機構爲了優中選優,採取“rolling”(滾動式招聘)形式。一位應屆生在社交媒體上吐槽,自己去年暑假參加了一家頭部基金的實習並順利通過考覈、走到了最後一輪高管面,卻一直沒有拿到offer。後來他發現,自己面試的這個僅招一人的崗位一直掛在公司招聘主頁上,並且已經給多位候選人發了實習考覈通知。

與此同時,縮編降薪的壓力正在業內蔓延。隨着年報數據的披露,行業降本增效的無形壓力也有了具象:近六成基金公司淨利下滑;近半數券商員工規模縮減。據媒體報道,2023年超六成券商人均薪酬下滑,超八成券商高管年薪總額減少,個別大型券商高管降薪幅度達到20%~50%。

證券基金業的繁榮與資本市場行情密切相關,下行行情下,曾居金融業薪酬金字塔尖的券商、基金也開啓了“節衣縮食”模式,大多數券商已沒有年薪千萬的員工。有業內人士向銀柿財經透露,去年年底,多家公募、券商被爆出裁員,有頭部券商的員工降薪三成左右。市場下行、業績平淡、持續降費,都影響着整個行業的收入;另外,IPO的放緩,讓不少券商的投行團隊“沒有項目可做”。

“編程能力如何?”

金融專業的應屆生,求職的出路在哪裡?資管機構如今中意怎樣的人才?

許辰(化名)去年在千餘份簡歷中勝出,入職了某頭部公募基金的唯一一個量化研究崗位。本科時,她常聽學長學姐們自嘲“金融無用”,自己找實習崗位時也發現,許多研究所寧可要一個醫藥、電子等特定行業專業背景的學生,也不願意招金融專業的學生,“非常尷尬”。

她嗅到了一絲新的風向:除了行業研究之外,還有一條主攻量化投資的新興賽道。於是許辰申請了美國某長春藤高校的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金融工程專業必須接觸大量機器學習方面的知識,許辰本科的編程能力和數學模型知識薄弱,研究生生涯的前期過得十分痛苦。但隨着自身的不斷積累,在選課、科研項目方面的有意強化,她逐漸打下了紮實的量化研究相關專業知識基礎,求職過程中也瞄準這類崗位。最終,她在秋招中較爲順利地拿到了offer。

和國外相比,國內的量化研究相對小衆,在成熟度上,大型公募機構甚至還不如部分量化私募。近兩年,各大高校就業網上,量化私募機構發佈招聘信息數量明顯增多,放出的崗位規模整體超過大型公募機構。

如今,頭部券商、公募基金也正在加速佈局量化賽道。近年股市走弱、行情波動,滿足市場低風險偏好的指數基金成爲資管行業新的“救命稻草”。對從業者而言,傳統主觀多頭通常採取的定性選股、長期持有策略失去優勢,而以指數基金爲代表的量化產品基於算法建模、跟蹤指數的配置方式更抗風險、更受歡迎。近三年,量化類產品收益整體普遍跑贏主觀多頭產品。

這種趨勢影響着行業的人才偏好,具有理工和金融複合背景的人才成爲最優選。有時,金融專業背景也可以被“放棄”:由於量化產品主要靠模型選股,對建模能力要求較高,對個股深度分析能力的要求則進一步降低,所以基金經理不再那麼不可替代,因爲在量化模式下,選出來多少家股票、爲什麼選出這些,可能基金經理也不知道。

橙子也發現,今年各家機構都對候選人的編程能力十分執着。她參加暑期實習終面時,過半的候選人都被問到“編程能力如何”。她有一位去年畢業的學姐,既沒有對口實習經歷,也沒有編程技能,也拿到了產品崗位的offer。但橙子今年參加校招,“發現大家都會編程,都有相關實習經歷”。

許辰覺得,編程技能對提升工作效率越發關鍵。她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我有100個投資組合,每個組合有一個Excel表,我要從中選取幾行數據統一到日報裡,如果手動操作,可能一天根本不夠用,更沒有時間推進其他項目。但如果寫一個程序,可能5分鐘就能搞定,讓它自己跑的時候我還能下樓買個早飯。”

目前,僅A股市場上就有5000餘隻股票,公募市場有一萬餘隻基金,每個月還在不斷髮行新基金。隨着產品數量和複雜程度水漲船高,不少機構開始強調“壓縮日常事務時間”,留給創造性工作。

與此同時,後臺信息技術崗位需求也仍有增量。計算機專業的周合(化名)去年校招入職一家公募基金的後臺開發部門,工作內容是根據投研部門的研究需求進行系統開發。

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一批中介角色,能在前端業務需求與後端技術支持之間儘可能高效地轉化信息。周合就承擔着這樣的角色。比如,要爲投研部門設計一個數據庫系統,需要理解基金經理表述需求時夾雜的各種金融術語;要開發一個交易系統,也需要了解使用者重點關注哪些數據,才能提升使用體驗。

但信息技術崗對金融知識要求不高,通常只要求在入職後一定期限內考取證券從業資格證;面試和實習要求,也比前、中臺崗位寬鬆得多。面試時,面試官沒有重點考察周合的技術水平,也沒有考察金融知識,而是重點關注他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比如分析一臺打印機的底層原理,或者如何在一個固定大小的平面內儲存儘可能多的信息。

隨着金融行業數字化改革深化,後臺技術人才需求水漲船高,而投融資顧問、銷售和職能支撐等傳統基層業務崗位需求則在縮編。智聯招聘發佈的2023年《金融業就業趨勢報告》顯示,96.8%的金融機構存在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基金、證券、期貨、投資細分行業中,整體人才需求下降16.5%,但科技人才需求增加7.9%。

中國人民銀行2022年發佈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明確提出要高質量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數據賦能。周合認爲,目前大部分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水平仍有進步空間,預計科技人才需求趨勢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