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怎麼挑、保額要多少才足夠? 3大族羣投保規劃大不同

意外險民衆保險的第一道防護,專家提醒,可透過保險來建構或補足保障,轉嫁意外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美食外送員交通事故頻傳,意外傷害險的重要性也再度被喚起,專家提醒,外勤及出差頻繁的工作者,由於搭乘交通工具時間多,因此風險較高,建議應將自身的意外傷害保障做足,以避免突發的意外造成的衝擊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的事故傷害統計資料顯示,意外傷害死亡高居國人死因第6位,人數爲6,846人,其中高達89.4%爲陸上交通死亡,而運輸事故(如大衆交通工具、汽車)死亡人數3,209人、機動車事故死亡人數2,911人,分別佔了意外死亡的46.9%及42.5%。

所謂意外險就是必須符合「外來、突發、非疾病引起」的意外定義纔會理賠,而意外險的保費則與職業危險性相關,以「職業等級」來計算,分爲6級,級數越高代表風險愈高,保費也愈高;反之,級數低則保費較便宜。

外界關注如何規劃一份合適的意外傷害保障?元大人壽建議,民衆可依照自身的生活型態,進一步檢視意外傷害險的保障內容保額考量,以一般上班族而言,通勤時間屬於意外高風險時段,可檢視商品的保障內容是否針對駕駛或乘坐交通工具提供更高的保障;對於經常需要海外出差或熱愛出國旅遊的人,需考量在海外的期間是否享有更高保障;喜愛假日出遊族羣,則考量是否針對假日期間加倍。

元大人壽表示,意外傷害險是民衆保險規劃的第一道防護,透過繳費輕鬆的意外傷害險來建構或補足保障,轉嫁意外發生時造成的損失。儘管每個人都該具有基本意外傷害保險保障,即使是社會新鮮人、小資族等,雖然收入有限,但依然可透過意外險親民保費特性買到保險保障,讓自己在事業衝刺期更無後顧之憂。

此外,民衆可定期檢視保險保障的完整性,在計劃投保時,適時增加保障項目及提高保險金額,並需確認商品的保障範圍與保險金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及財務狀況,才能擁有周延完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