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人「死後才確診」 重症醫揭5大殺手:容易快速死亡

▲壹電視攝影確診死亡,全公司將進行快篩。(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劉維榛/綜合報導

重症醫療專科醫生黃軒指出,累計308死亡名單中,出現家中暴斃案例,且8日光是一天就連環爆出5起恐怖死亡事件病患相繼確診逝世,更讓檢警家屬、殯葬人員暴露在高風險。關於5起猝死原因,黃軒認爲,最大的隱形殺手就是「快樂缺氧」。

《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出一日5起「確診死亡案」,如下:

►北下八仙碼頭男性水流屍「新冠確診」

►30多歲女子體重90公斤」染疫亡

桃園2死,1男「確診後死亡」

資深記者易小文「確診」輕生亡

►壹電視攝影猝死馬桶上「屍檢確診」

▲身亡後確診,一日驚爆5起!(圖/記者李毓康攝)

針對死亡後,才確診COVID19病例的相關疑惑,黃軒解釋,英國在家或在公司的猝死者,有33%是死後才確診,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是65歲,最年輕28歲,最老的是96歲,且2/3都是男性居多。

黃軒提到,這些人死亡後,平均在死後第9天,纔去做鼻咽的刷檢,也有病人已經死亡後29天后的屍體,去做鼻咽的刷檢,也呈現陽性反應。因此研究人員認爲,即使不明原因死亡後一個月,仍然需要做COVID-19「死後採檢,Postmortem Test」。

關於「確診者的直接死因部分,黃軒貼出國際期刊「Nature」的分析研究,如下:

1. COVID-19 感染是最常見(38.5%)的死因。這個容易導致患者瀰漫性肺泡損傷,引起了呼吸衰竭而直接死亡。

2.其次是化膿性肺炎(23.1%)。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是化膿性肺部感染最常見的直接死亡原因。

3.其他的直接死因,肺出血(7.7%)

4.血栓(7.7%)。

最後第5點原因,黃軒從德國研究人員分析,認爲大多數死者的死因與COVID-19直接相關原因,「絕大多數患者存在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肥胖症。」但是,經過死後解剖發現,很多猝死,不是因爲死者之前健康狀態或有慢性病狀況馬上引起猝死,反而就是由COVID-19直接引起缺氧,而快速死亡的。

▲30多歲女「體重90公斤」,PCR陰轉陽6天不治。(圖/記者呂佳賢攝)

說起「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黃軒也曾在粉專提到,重症患者會常出現呼吸衰竭前的症狀之一,且隱形缺氧有時會逐漸的發生,有時很快,早上沒症狀,晚上就心跳停止了,這使一般人是難以察覺,所以也就被稱爲「隱形殺手」。

黃軒強調,很多「病者本身,是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判斷自己是不是要去看醫生」的,一直吸不到氣,昏迷,臉色變黑,這些會造成很多在家突然猝死的病例一直在上升,有些是死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COVID-19 病毒造成的,「但一切,往往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