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眼中的功德量表 侯友宜主張重新評估巴氏量表政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今天到基隆市造訪日間照顧中心時,提出80歲以上長者廢除巴氏量表,可以直接申請外籍看護移工等4項長照主張。記者邱瑞傑/攝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提出80歲以上申請外籍看護工,不用巴氏量表等主張,指醫事人員稱巴氏量表是「功德量表」,要幫家屬的忙,有時候沒有辦法做到。不幫忙,又產生很多的誤會。他主張重新評估巴氏量表要怎麼做會更好。除了能減輕醫事人員痛苦,也有助減外外籍看護「黑工」問題。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由國民黨立委參選人林沛祥、基隆市長謝國樑等人陪同,前往信義日照中心與長者互動後,發表「長照心聲,我聽到了」談話,強調巴氏量表該檢討了,並提出80歲以上長者免巴士量表,可以直接申請外籍看護移工等4項長照主張。

侯友宜說,如果家裡有一個長者要照顧,60%會落到女性身上,所以將近有4成的女性,因爲要照顧長輩,甚至孩子們辭去工作,就是喪失國家的勞動力。臺灣長者失能人口,預估到2031年會達118萬人,這麼多的失能人口誰來照顧?

臺灣本地的看護工,平均的薪算5萬元到6萬元,侯友宜認爲薪資算高,但很多接受照顧訓練的人員,真正投入職場的大概只有兩成。家中有失能者,僱用本地看護人員要5、6萬元,加上照顧花費成本,每個月又要好幾萬元。

侯友宜說,一個家裡有失能或需要被長期照顧的人,算算有時候往往每個月花費就要超過10萬元,這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所以很多長者都需要找外籍看護工來照顧,因爲外籍看護的平均的薪資大概2萬5千元到3萬5千元。聘請外籍看護工要有巴氏量表,變成聘請外籍看護工的審覈機制,並造成家屬跟醫事人員的衝突。

侯友宜提出2個案例,他說看過三總曾有病患的家屬追打醫生,原因是醫師「不願意」開具巴氏量表。他也曾接到醫生反應,80幾歲的老奶奶得到急性嚴重肺病,住進加護病房,要申請巴氏量表得觀察6個月,這段時間誰要辭職來照顧老奶奶,就變成家庭問題。

侯友宜說,很多醫病關係會因爲巴氏量表發生衝突,醫事人員常常說一句話,指巴氏量表叫「功德量表」,醫師在處理功德量表的時候有責無權,醫事人員都滿痛苦的。醫生想要幫你忙,有時候又沒有辦法做到,不幫忙又產生很多的誤會,所以醫事人員看待巴氏量表,其實非常不歡迎,不能接受。

侯友宜表示,外籍看護工和幫傭,預估大概有3萬人失聯,找不到人。這些失聯移工都去打黑工因爲,薪資比較高,跑到有需要,又申請不到巴氏量表的人那邊做外籍看護黑工。黑工比例大概36%,比例很高。所以他主張要好好的重新評估,巴氏量表到底要怎麼做會更好。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今天到基隆市造訪日間照顧中心時,提出80歲以上長者廢除巴氏量表,可以直接申請外籍看護移工等4項長照主張。記者邱瑞傑/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