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跨科開刀「免打對摺」 健保手術支付標準3月放寬
▲醫師跨科開刀「免打對摺」,健保手術支付標準3月放寬。(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重大外傷、癌症轉移病患接受手術時,通常會動到多個器官,但過去健保對於先後動刀,卻有不同的給付標準,跨科執行第二刀者,只能以「打對摺」價格申報手術費用,引發醫界詬病。健保署今(29)日表示,該制度確實有檢討必要,已調整支付標準,讓執行跨科手術的醫師也能獲得合理給付,一年約增加3600萬健保支出。
衛福部日前公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二章特定診療第七節手術,把原來的手術分項13項,重新分項爲18項,只要醫師執行不同項手術,都可依支付點數全額支付,讓醫師不再做功德,新制已於3月1日生效實施。
健保署醫管組組長李純馥舉例,一名直腸癌病患,若有局部侵犯乙狀結腸,以及肝臟左葉有3顆轉移,手術就需大腸直腸外科與一般外科合作,進行根治性直腸切除術、結腸部分切除術及肝部份切除術等3項手術,但醫院會就手術支付點數較高的肝部份切除進行申報,餘下2項手術,依照舊規就只能砍半申報,對於同樣參與的醫師並不公平。
李純馥解釋,過去手術分項是從解剖部位區分,從口腔到肛門口都叫消化系統,給付項目也分在同一大類,但隨着次專科盛行,舊制已不合時宜。因此新制將消化系統拆成3段,分別爲食道到胸腔、胃到小腸、大腸到直腸,肝膽胰則另歸爲一項,男女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也拆開給付。
爲合理反映臨牀醫師辛勞,健保署去年底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諮詢多位專家與臨牀醫師後,得出放寬共識,只要醫師執行不同項手術,都可依支付點數全額支付,沒有第二個手術折付的問題,希望能讓醫界獲得合理的報酬,提升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