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亂生活惹上腸胃病 營養師推薦3原則選水果

食物中特定類型碳水化合物「FODMAPs(腹敏)」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營養師建議有腸躁症狀的民衆,可選擇鳳梨、奇異果、番茄、藍莓、百香果等低腹敏水果。(王家瑜攝)

經歷了2個多月的全國三級警戒,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終於趨緩,但近來胃腸肝膽科門診患者人流大增,醫師推測原因出在疫情期間民衆心情緊張、焦慮、壓力大,進而影響胃腸健康。營養師建議,如果有腸胃症狀,可以從飲食着手,善用3原則選擇水果,促進腸道健康,又能保持好心情。

根據今年5月發表在《神經腸胃病學與動力》期刊的調查,疫情爆發後(2020)民衆出現腸胃不適的情形比過去(2019)增加了12.9%,包括消化不良、排便不順、腹痛、胃灼熱或類似腸躁的症狀。日本今年也發表一項調查結果,疫情期間有11.9%受訪者自覺腸胃狀況惡化。

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曾屏輝表示,疫情打亂了所有民衆的生活,對腸胃科醫師來說並不樂見這樣的情形。他表示,疫情期間民衆長時間待在家哩,看着疫情新聞難免緊張、焦慮、壓力,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加上缺乏運動導致副交感神經變差,而副交感神經是幫助腸胃蠕動的重要推手,導致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因腸胃及消化困擾而就醫的人數高達470萬人。曾屏輝表示,很多胃腸疾病都找不到好的病因,只能透過觀察危險因子去緩解,目前已知「腦腸軸線」也就是大腦和腸道會互相影響,消化不好的時候心情就憂鬱,活動減少而再度影響消化,形成惡性循環。

該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曾屏輝提醒,疫情解封之際,吃完飯記得出門走一圈;董氏基金會營養師莫雅淳則建議,避免高油高糖食物外,也可以多吃高膳食纖維、富含酵素,以及低腹敏的水果。

莫雅淳進一步說明,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益生質,如芭樂、奇異果、番茄、柳橙、百香果、甜桃等,益生質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有助維持菌叢多樣化及生態平衡,利於調節情緒、緩解便秘;而水果酵素有助於蛋白質食物消化吸收,如鳳梨、木瓜、奇異果等,可減少胃部刺激引發的不適。

另外,食物中特定類型碳水化合物「FODMAPs(腹敏)」可能造成腸胃道敏感,尤其腸躁症患者攝取過多FODMAP時,易發生食物無法在小腸被完全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而造成腹瀉、腹脹、腹痛,莫雅淳建議挑選低腹敏水果,如木瓜、柑橘類、奇異果、檸檬、葡萄柚、草莓、番茄、百香果、火龍果、鳳梨、香瓜、哈密瓜、蔓越莓、藍莓、覆盆子、楊桃、榴槤、葡萄、香蕉(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