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上萬人死於中風 警覺!常被耽誤的5大前兆

頭暈、不平衡、走路困難? 中風警訊別輕忽。(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民國109年衛生福利部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爲國人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1821條性命,每十萬人口中有50.1位死於腦血管疾病,也是造成存活者殘障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中風患者發病年齡超過50歲,男性多於女性。在臺灣,住院的急性腦中風當中約70%爲缺血性腦中風。腦中風除了致死率之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後引起的失能。

腦中風雖然意外且來得突然,但其實是可以預防的。若我們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並配合規律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定期康檢查、需要時按時服藥、適度運動、戒菸戒酒,就能預防腦中風之發生。

●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羣

1.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風溼性心臟病、心肌梗塞、心內膜炎等)、其他慢性疾病(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等)

2.肥胖

3.過度飲酒

4.睡眠呼吸中止症

5.具腦中風家族史者

6.抽菸或二手菸,都會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

大部分的中風都和危險因子有關,預防中風人人有責。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神經科劉瑋秦醫師也提供民衆預防的方法:

1.定期健康檢查:定期量血壓、血糖及血膽固醇,以減少腦中風發生的機會。

2. 慢性病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患者必須遵照醫囑指示,需按時服藥長期追蹤。

3. 均衡飲食。

4. 規律運動。

5. 戒菸戒酒。

6. 控制體重:於正常BMI值內(18.5≦ BMI<24)。

另,若民衆有下述症況也千萬別輕忽,及早就醫治療。

●必知!5大腦中風警訊 單一症狀時常被輕忽

1. 突然半側臉部歪斜、手腳無力或麻木。

2. 突然頭暈、不平衡、走路困難。

3. 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障礙。

4. 突然口齒不清、意識混亂、言語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

5. 突然劇烈頭痛並伴隨其他神經學症狀。

當懷疑腦中風發生時,請把握黃金三小時儘速至急診室就診。

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神經科專任醫師劉瑋秦。(圖/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提供)

※本文作者爲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神經科專任醫師劉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