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有多遠?
艾江濤
多年堅守薄膜發電這一光伏市場非主流技術路線的漢能,現在正變得越來越自信。只是,這份自信何時才能成功兌現?
近日,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不斷攀升的股價,不僅使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身家超越馬雲和王健林,也使漢能市值高達1700億元(相當於太陽能行業全球市值排名第2—6名企業市值的總和)。
“市場給了最有力的回答,薄膜發電是代表未來的方向。”2月2日,李河君在北京召開的發佈會上,首提“移動能源”戰略,發力民用市場。在他看來,未來光伏的主流是分佈式和移動能源,作爲一場用能革命,人類將像葉綠素一樣使用薄膜發電技術,隨時隨地獲取能源。
經過在全球範圍的一輪薄膜技術大併購,漢能已形成硅鍺薄膜、玻璃基銅銦鎵硒、柔性銅銦鎵硒(濺射法)、柔性銅銦鎵硒(共蒸發法)、砷化鎵5大技術路線。在漢能年會上,2015年被稱爲“決勝之年”,是產能釋放的開花結果之年。
爲實現目標,漢能目前已成立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戶用發電、農用設施、汽車應用、電子產品、通用產品、商用無人機、特種產品8個事業部。據稱,每個細分領域的市場容量都在萬億規模。據當天的漢能官方新聞稿,薄膜電池在電動汽車與電子產品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分別累計達46GW、37GW。
面對如此龐大市場,李河君在最近採訪中甚至表示,薄膜行業目前的問題是產能釋放需要時間,漢能現在不是產品賣不出去,而是沒有那麼多產品可賣。
針對一些業內人士“市場上難以看到漢能薄膜產品”的質疑,李河君則迴應,漢能的產品在國外很多,中國還沒有,漢能今年將有1GW銅銦鎵硒(CIGS)投產,此後將不斷釋放產能。
問題在於,即使產能跟得上,產品就一定能賣出去嗎?從2009年以來,由於晶硅成本下降,薄膜電池的市場份額從15%一路降至不足10%。儘管相對晶硅技術,薄膜技術的進步空間很大,砷化鎵薄膜在實驗室的轉化率甚至達到30.8%,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薄膜電池產業化組件的轉換效率仍低於晶硅,成本則遠高於晶硅。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透露,薄膜與晶硅產業化的組件轉換效率仍有4-5%的差距,價格方面,前者爲8-10元/瓦,後者則在4元以下/瓦。
有趣的是,2015年1月,漢能此前在薄膜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First Solar,改弦易轍,轉投單晶硅技術。
漢能的底氣究竟在哪裡?莫非薄膜電池從工業轉爲民用後,價格不再成爲敏感因素?李河君在採訪中倒確實表示過,如果是民用,不需要太考慮成本,“例如太陽能汽車,我們比的是油,這個成本只是燃油的六到八分之一。比如手機充電,你可能也不在乎成本,電充滿就好了。”
可在孟憲淦看來,薄膜電池產品要被市場接受,關鍵在於三個方向:提高轉換效率;降低成本;差異化的技術和產品。最能發揮薄膜優勢的使用場景,一是與建築結合,成爲標準建材組件;一是穿戴式設備。
銀河證券研究部電力行業首席分析師鄒序元則認爲,薄膜電池的應用範圍無疑更爲靈活,但到底能做成什麼樣子,還需要一些實際項目的驗證。
毫無疑問,C端用戶對實際場景下的使用效率要更爲挑剔,設想一下,如果一部經常會裝在兜裡的太陽能薄膜手機,需要拿出來曬幾個小時才能充滿電,其噱頭的性質將大大超過實用。相當於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精細的產品設計能力將極大考驗着向來大開大合的漢能。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漢能還在當天的發佈會啓動全球薄膜發電產品創新大賽,試圖通過跨界合作,促進薄膜發電技術的多樣化應用。
挑戰不止於此。李河君引以爲豪的5大技術路線要完成技術整合,並非易事,正如孟憲淦所說“他大量收購海外企業,那些人家都不幹了,做不下去了,說明他的風險和責任都是很大的。”
此外,目前的薄膜發電技術,儘管有無污染、弱光性能好、柔性好等一系列優點,可由於生產過程中要用到大量銦、鎵、鎘等稀有金屬,有論者從資源儲量角度提出,這將影響薄膜技術的大規模普及。
儘管挑戰重重,李河君對薄膜發電這一既拼資金又拼人才行業的堅持,爲他贏得了不少尊敬,乃至感激。一家去年創業的CIGS薄膜技術公司——山東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周震在採訪中說,“我特別感激漢能,讓大家充分認識到CIGS是個好東西。”
“我們往往高估了1到2年的變化,而低估了5到10年的變化。”這是李河君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堅信漢能即將在未來1-2年發生重大突破的李河君,又會不會過高估計了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