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比芬蘭省575萬 立院解凍陸軍刺針預算

國軍的雙聯裝刺針飛彈(DMS)發射。 圖/陸軍第四作戰區提供

陸、海軍均編列預算向美國採購肩射刺針飛彈各250枚,但國民黨立委吳斯懷質疑,海、陸軍採購預算竟相差11億5千多萬元,因此提案凍結陸軍籌購刺針飛彈預算100萬元,要求說明。官員解釋,陸軍這次引進人攜式刺針,雖然數量與海軍相同,但採購了108套發射系統,數量高於海軍。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審查後,立委同意撤案,預算照列。

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日(25)起,一連兩天審查113年度國防預算。立委質疑,海軍與陸軍採購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各250枚,但雙方的費用分別爲新臺幣61.998億元與72.63億元,爲何出現11億元的落差?另外,原訂112年度就需交貨250枚,如今美方卻延宕,購案執行狀況必須解釋清楚。

國防部回答,陸軍採購金額較高的原因,是因爲雖然飛彈數量相同,但發射器的套數比海軍多。戰規司長李世強中將說,我國陸軍採購250枚刺針飛彈,美國五角大廈安合局(DSCA)繫於2019年7月8日公告,總價2.2326億美元,每枚單價約爲新臺幣2682萬元;相較之下,2022年12月1日DSCA公告,賣給芬蘭350枚刺針,總價3.8億美元,單價等於新臺幣3257萬元,比國軍多了575萬元。美方已經承諾,114年之前全部交貨,現在進度甚至略微超前。最後立委同意撤案,預算照列。

官員解釋,刺針飛彈有多種發射方式,包括人攜(肩射)、雙聯裝三腳架(DMS)、八聯裝悍馬車(復仇者系統),所用彈藥是同樣的。陸軍已有DMS與復仇者,庫存彈藥不少,因此這次引進人攜式刺針,雖然飛彈採購量250枚與海軍相同,但採購了108套發射系統(瞄準具、敵我識別器等),數量高於海軍,以求提高使用彈性。

國軍早已引進復仇者防空系統,庫存刺針飛彈不少,這次美方批准出售肩射型,便多買了一些發射系統。圖/國防部檔案照

肩射式FIM-92刺針飛彈,彈筒需搭配發射系統才能使用,包括瞄準具、敵我識別器、冷卻器、電池等。圖/取自MDAA官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