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和臺積電談過!OpenAI執行長擬募221兆元 重塑半導體與AI產業

人工智慧公司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法新社

華爾街日報(WSJ)9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人工智慧(AI)公司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正和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在內的投資人洽商,尋求重塑全球半導體及AI產業,可能需籌募達5兆美元至7兆美元(約臺幣158兆元至221兆元)資金。

據報導,奧特曼已和阿聯高官、日本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及臺積電等晶片製造商代表開會。奧特曼提出在未來幾年內運用中東資金興建數10座晶片製造廠的構想,並向臺積電提供大筆資金,以建造營運這些工廠。這筆巨資若到位,將使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規模相形失色。

去年全球晶片總銷售額5,270億美元(約臺幣16.7兆元),至2030年可望達每年1兆美元(約臺幣31.6兆元)。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去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1千億美元(約臺幣3.2兆元)。

若按企業籌資標準,奧特曼商討中的這筆金額極爲龐大,不只比若干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債規模還高,也大於大型主權財富基金的規模。以美國目前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軟與蘋果爲例,這兩家市值總和共約6兆美元(約臺幣190兆元);另據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IFMA),去年美國公司債發行總額1.44兆美元(約臺幣45.5兆元)。

奧特曼曾試圖引領具人類水準的AI發展,他最新的雄心勃勃科技計劃則是集資提升全球晶片製造能力,加強晶片爲AI提供動力的能力,以解決抑制該公司成長的因素,例如昂貴AI晶片稀缺性,這類晶片可用於訓練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AI系統背後的大型語言模型。

欲實現前述計劃,奧特曼需說服1個由投資人、晶片製造商及電力供應商等業界合作伙伴與政府組成的全球合作複雜網路,尤其還有美國政府的同意。他亦傾向將新晶片工廠設在美國,但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斥資400億美元(約臺幣1.3兆元)的晶圓廠正面臨熟練工短缺等挑戰。

知情人士向WSJ指稱,奧特曼已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就這項倡議會談,該計劃資金可能大多借由舉債取得,此1合作網路將合資興建晶片代工廠,再交由現有的晶片製造商營運,OpenAI則將成爲這些新代工廠的客戶。奧特曼近幾周和阿聯國安顧問塔赫農等多位參與該計劃的人士洽談,塔赫農另一身分是阿聯元首穆罕默德兄弟。

知情人士提到,若美國政府同意,阿聯政府將成爲該計劃的要角。OpenAI發言人表示,針對增加晶片、能源及數據中心的全球基礎設施與供應鏈,本公司已進行卓有成效討論,另由於國家優先事項的重要性,「我們將持續將情況報告美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