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工融合”成熱詞:創收關鍵在於“有用”而非“能做” | 最前線

文 | 常澤昱

從MRI等醫學影像技術到手術機器人,再到人工智能在多種疾病診療中的運用,近年來,“醫工融合”正在經歷概念的落地,通過將醫學和工程學有機融合,催生一系列醫療應用。但體系搭建的過程中,如何打破“1+1”的簡單結合,讓技術真正走出實驗室、同時產生經濟價值和臨牀價值,仍困擾着“醫工融合”鏈條上來自科研實驗室、醫院、企業等多方的從業者。

日前舉辦的2024年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智慧醫工分論壇上,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院長唐曉英用“道阻且長”概括醫療應用開發的痛點:“從實驗室到市場,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太漫長了”。

由需求導向,歷經科研開發,最終落到產品化,實現“賣出去”,整個醫工創新的閉環纔算完成。在唐曉英看來,醫院、企業、高校科研人員各有短板,因此在三者之間建立起更深層的合作至爲重要。例如,“作爲科研人員,我們經常只是注意到功能,但很難考慮到合規性、可靠性、易用性,這些促使創新成果很難得到轉化。”

將打通“醫工融合”鏈條作爲“解題思路”的一大依據還在於,就研創邏輯而言,醫學應用的開發自始便應瞄準臨牀痛點。會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分享了一項名爲TRACE III(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臨牀試驗)的研究。該研究證實,在AI影像評估前提下,靜脈溶栓時間窗由4.5小時拓寬到24小時。相關成果已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

“4.5小時的時間窗下,中國急性缺血卒中病人真正得到治療的不到50%。時間窗放寬到24小時,病人得到救治的機率大大提高,這就是人工智能帶給臨牀的意義。”

據介紹,該研究的推進依託於iStroke急性卒中智能影像決策平臺。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該平臺能夠對頭部影像進行快速分析評估,識別卒中類型,並迅速找到對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尤爲關鍵的“缺血半暗帶”,輔助醫生決策、開展救治用藥。

談及對醫學人工智能的臨牀評價,王擁軍表示,技術有能力做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值得轉化、推薦的技術/產品,一定要能夠回答兩個問題:是否以臨牀需求爲導向?是否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畢竟,相較於“炫技”,讓患者和醫院爲之買單的,永遠只是“效果”而非“創新”本身。

另據介紹,京東方也在結合自身優勢推進“醫工融合”。過去十幾年間,京東方合肥醫院、成都醫院、蘇州醫院、北京明德醫院已相繼投入運營,另有也一家醫院正在建設中。依託於自有醫院資源及在“屏製造”領域的積累,京東方在醫用顯示設備的研創之餘,也在推進智慧醫工的建設。

京東方智慧醫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帥表示,京東方智慧醫工以顯示、傳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物技術作爲支撐,爲醫院、社區、居家提供整體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截至目前,京東方智慧醫工已搭建三個主要平臺,分別聚焦於可穿戴居家檢測產品、疾病早篩及診斷產品、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的藥物研發轉化。

在北京房山,一個集研發、孵化、生產爲一體的生命科技產業基地也正在建設中。京東方集團執行副總裁張羽介紹,該基地後續將建成開放性平臺,吸納來自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協會等各界從業人員緊密協同,實現共創共贏。